居民群里请求“增援”、自发建立药品共享库、楼道里搭起“共享药品桌”、代购药品志愿服务……连日来,感冒药、退烧药等成为沪上很多居民区的“紧俏”物品,居民们通过贡献家里的“库存”“备货”和帮助代买的途径,帮助有困难的邻居应急。
小小一片药,深深邻里情。小区里涌动着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阵阵暖流。
居民群里爱心接力
“@所有人,楼里有发烧居民急需退烧药,希望居民们伸出援助之手,SOS。”昨天上午,虹口区北外滩街道蟠龙街26号有对夫妻发烧,因家中没有退烧药,便向楼组长谢智平请求帮助。谢智平一边安慰夫妇俩,一边马上在浦西公寓居民群里发出请求,一场为邻居寻找退烧药的爱心接力紧急展开。
很快,邻居高丽把家中的退烧药找了出来,让丈夫送到楼下放快递的货柜上,请楼组长转交给急需的居民;邻居张家祥也把家中仅有的数粒退烧药送到楼组长手上。得知邻居们的热情相助,病中的夫妇俩甚为感动,在群里连连道谢。
家住欧阳路街道甜爱大楼的王阿姨近日不幸“中招”,于是在楼组群里请求帮助。邻居们闻言后,纷纷表达慰问和关怀,并送上退烧药挂在她的门上。生怕王阿姨过度用药,邻居小张特意对退烧药的安全使用作了详细说明,还有邻居分享了自己预防小妙方。王阿姨发出求助信息10分钟内便拿到了药,心里暖暖的,也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16日晚上9时多,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大洋居民区的居委会干部周玉婷接到了小区邻居陈女士的求助电话。陈女士的10岁儿子突发高烧,一度烧到39℃,由于近来社会面药品缺货,陈女士又没有及时备药,她有点慌了。
周玉婷找出家里备着的儿童感冒药,火速交给陈女士。及时服药后,儿子的烧慢慢退了,陈女士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连连向周玉婷道谢。其实周玉婷家里也有小孩,但她还是先让邻居救急。
“药品共享库”供分享
“请问哪位居民有布洛芬或者美林的药吗?小孩突然发烧到38.5℃,需要紧急降温,家中又没有相关药品。”15日晚上,宝山区罗泾镇宝虹家园第一微网格微信群内,15号楼一户居民在群内发布了这样一条紧急求药信息。
看到群里消息,邻居们纷纷在家翻箱倒柜找药。同时,这位居民按照网格长之前在群内提供的微网格社区医生的联系电话,与社区医生第一时间进行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小朋友物理降温。“我家有美林,不过只有一瓶,分你半瓶,已经放在一楼的议事角咯,记得去拿哦。”不多时,24号楼的一位居民就将自己家里的库存药无接触式地送给了这位焦急的邻居,孩子在服药后也顺利退了烧。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药品紧张,楼道内的居民自发建立了一个“药品共享库”,将自己家可以拿出共享的药品名字发布在群内。“一盒退烧药有两板,我可以拿一板出来分给需要的邻居,这样既可以把药品用足用好又不会盲目囤药。因为我们这些可爱的邻居都会像我一样这么做的,所以我很放心。”32号楼的陈女士说。
“共享药品桌”搭平台
17日,家住金山石化街道四村443号的楼兴妹将连花清瘟等药品放在了楼道内的桌子上,并在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现在外面有关新冠肺炎的药品不太好买,我家正好有点备用连花清瘟、强力枇杷露、泰诺,如果有谁遇到情况需要联系我哈!我们大家不要慌噢!”
楼兴妹所在的楼道共有12户居民,其中7户是老年居民。前两天,她得知有老年邻居求购感冒药,正好家里有富余,又考虑到现在不适合串门,就想到了在楼道搭个“共享药品桌”。“不要钱,都是街里街坊,平日里有事大家都会主动搭把手。”
“上次感冒刚吃完连花清瘟,我就过来拿了盒。我家里的抗原倒有好几包,就放在这里一起共享。”“我女儿给我买了新的体温计,老的体温计就放桌上,看看谁家需要。”没多久,小小的“共享药品桌”上不仅有了最基本的药品,还有了抗原、体温计、退热贴、消毒液,取走药品时大家还不忘消毒。
“楼兴妹既是我们的楼组长,也是和我结对的‘爱心点名’志愿者,为了居民,她每天都很拼。”楼内近80岁的居民阎守瑜回忆道,今年封控期间,楼兴妹当起了“团长”,自己的一日三餐几乎都是靠她代购。最近,楼兴妹又干起了“老本行”,为结对的“爱心点名”对象代购买菜,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她用手机订菜,并让老人自取菜品,“老年人是高危人群,这样减少了买菜和串门带来的危险”。
做起了送药志愿者
在石化街道广宇大楼,一位好心居民在得知很多邻居买不到药后,便“代购”了整整三大箱退烧药等,已经为居民发放了294盒。
“这位好心居民叫季海滨,其实,在3月封控期间他就开始为居民免费送药。”大楼内居民殷辉从季海滨处代购了两盒药,“他告诉我们,因为药品需求基数较大,按照正常市场价收费。我们都很支持,不能让好人心赔本。”
由于需求太大,季海滨一个人忙不过来,大楼内的居民陆荣便当起了季海滨的“助手”,做起了送药志愿者。“我是被季师傅感召的,他不但没有想捞一笔,连代购费都不赚。”17日一天,陆荣和季海滨便送了108盒药。
本报记者 江跃中 袁玮 郭剑烽 屠瑜
通讯员 龙钢 曹瀚文 裴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