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月亮湾的骆驼(摄影) 幸福的几何图 鲜美鲚鱼饼 做人要有打铁功 钓鱼 杏林春雨沐苍生
第11版:夜光杯 2023-01-07

杏林春雨沐苍生

薛全荣

上世纪80年代末,我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医大师严世芸相识并成为挚友。几十年来,耳濡目染了他从医从教从事中医药理论研究及著书立说的“中医生涯”。可以说,中医“医贵乎精,业贵乎专,学贵乎博,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严世芸国医大师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严志韶、父亲严苍山均为一代名中医。从小目睹了病人患病时的痛苦,治愈后的喜悦,立志“子承父业”。1958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1964年毕业从医至今。严大师谙熟中西医理论,擅长于以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冠心绞痛等,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也有独到的功力。

去年11月中旬虹口举办膏方节,当天义诊结束后,在鲁迅公园静谧处的一座小亭,我与他相坐品茗,话题自然切入膏方。我问道:“膏方进补一定要在冬季吗?”“不一定!”严大师脱口而出,“膏方的作用在于补虚扶弱、补人气血、延年益寿,纠正人的亚健康状态。膏方的进补调理一年四季均可,只是应当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人的个体情况,调整膏方药材的配伍与剂量,膏方的基本功效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那为什么大家,特别是上海人热衷于冬季进补?”我问。“一是中医认为,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同样适合于人,冬季是人体吸收天地精华,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的最佳时节,此时进补和调理,事半功倍,所谓‘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二是膏方见效不是几天,而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个月,在当年没有空调和冰箱的情况下,膏方无法较长时间存放,为防膏方变质,冬季成了不二选择。”原来如此。

那天,时近黄昏,落日的余晖透过树隙洒在地上,严大师谈兴甚浓。他对我说起了曾发生过中医西医孰优孰劣的纷争和中医或存或废的坎坷。他不赞同将中医神话得无所不能,也反对将中医妖魔化,身体力行中西医结合。中医讲究的是“未病先防,将病救萌,既病防变,病愈防复,重在治未病”。并解释,未病先防,就是未病先治,这个治,就是调理,扶虚补弱;而将病救萌,即把病状扼杀在萌芽中;已病防变,就是让得病的不使其发展变化;病愈防复,是防止病愈后复发。话至此,他仍意犹未尽。中医不能包治百病,也不是万能的,应当在守正创新和与西医的结合上下功夫,特别要借助科学先进的医疗仪器检测病情,用现代仪器对中医药进行分离,提取药理分析,以求“对症下药”。言简意赅的话语,既让人知道“中医药是个宝库”,又教你务必尊重现代医学科学。

我不禁想起,此前他的学生和高徒跟我介绍过的严大师行医中的点点滴滴。身为国医大师又年届耄耋,仍坚持每周五个半天的坐诊,尤其可贵的是坚持每周1个半天去曙光医院看普通门诊并按普通门诊收费,且不容置疑。他说:“我就是要让普通百姓,特别是困难百姓看得起病并得到专家的看病。”有时病人挂不上号或过了门诊时间,他就加班免费为病人诊治。即使身体有恙,仍坚持普通门诊。有一次他的腰椎病犯了,疼痛难熬,还是让学生用绷带把他的上半身绑在椅子上,强支着身体为病人诊疗,坚持把病人看完才休息,令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此外,在诊治疑难杂症上,也屡有建树。有一位病人,十几年嗜睡与不眠交替发生,眠则三四十天日夜不醒,醒则十几天日夜不眠,中西医看了不少都无效,严大师与他的老师张伯臾仔细辨证,觉得不能单纯以养心醒脑,应该结合补肾通气攻补兼施,终于将病人多年的痼疾治愈,成为中医界的佳话。

“悬壶济世大医诚,杏林春雨沐苍生。耄耋不闲勤问切,恰似华佗行医仁。”我想,此诗送给国医大师严世芸名副其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