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萍
“春蚕吐丝,不再只在春天,一年四季,都可以吗?”“可以的!”“电梯零件,换成轻巧坚韧的高分子材料,耐磨度大大提升,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做得到吗?”“做得到!”
这是一场有趣的对话。对话的两位来自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一位是黄勇平代表,昆虫学家;另一位是许保云代表,化工专家。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在即,人们关注:履新之际,继往开来,上海代表团将呈现怎样的履职风采?
代表履新,视野够开阔。在人们印象里,上海代表团里大咖云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行家里手,总能在思想碰撞中迸发新思路、开拓新视野。就像许保云代表和黄勇平代表,说起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头头是道。即便专业不同,话题却都事关科技创新;作为科研工作者,他们都曾有过天马行空的大胆创意,都曾经历一再试错的艰难攻关,他们也都更能理解科创之于上海、之于国家的意义。
事实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城市软实力。一个国家越是发展发达,便越是不遗余力促进科技创新。所以,上海代表团的诸多代表,即便来自不同领域,一样心系科创,心系城市软实力,心系国家发展第一生产力。
代表履新,调研够勤奋。要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实地调研少不了。过了年,代表们的建议、议案酝酿进入倒计时,收官若要圆满,更要马不停蹄。赴京前,代表们围绕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集中视察。视察期间,大家听取了上海市经信委推动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创新高地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视察了上海华虹集团旗下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了解地方国企改革创新发展情况。一路看,一路头脑风暴,思路、出路,一样样在建议、议案里拿出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非凡的抗疫三年已成过去。最艰难的时候,人们坚信,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非常之年,上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们通过“云采访”“自拍杆”向世界传递中国思考、中国声音、中国智慧,在履职方式上也做了一番创新。
走过非凡三年,回头看看,越是在非常时期,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一分子,上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们以行动向世界展示的,正是“国之大者”的信心、勇气和担当。
而今,经历艰难跋涉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在这个春天重新出发之时,牢记“国之大者”,牢记使命与担当,就是上海代表团的鲜明气质。
看看代表们的行囊,若要问君何所有?阿拉代表定会笑答:怀揣信心与希望,带去江南一枝春,问一声——你好,三月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