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酒水——人造的江湖。 路名江南 家庭主夫 徐光启“尝”野菜 黄芽菜及其他 窗外风景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04-09

黄芽菜及其他

南畈

“夜光杯”上西坡先生的《炒年糕》一文,把黄芽菜炒年糕写得饶有滋味,令人垂涎,其中关于黄芽菜、胶菜的不同叫法,引发我不少联想。

我闹过一次笑话。较早的时候,有一次在岳父母家,岳父让我去附近的菜场买黄芽菜,做炒年糕。我得令即行,买来的菜新鲜嫩黄,品相甚好,兴冲冲回家,岳父一看,却发出诧异的声音。我买来的是黄芽韭菜,而岳父让我买的黄芽菜,其实是我们绍兴人说的胶菜。岳父是宽厚的人,没有批评我,笑着说:“黄韭芽炒年糕,味道也蛮好的。”期待中的黄芽菜炒年糕变成了黄韭芽炒年糕,一家人也只能“既来之,则吃之”。好在岳父岳母祖上是从宁波余姚移民上海的,口味方面与绍兴人相近。我是从那天起才知道绍兴人叫胶菜的,上海人叫黄芽菜。在绍兴家乡,胶菜丝、香豆腐干丝、肉丝炒年糕、黄韭芽、香豆腐干丝、肉丝炒年糕,都是冬天里很受欢迎的点心。我买黄韭芽回家,除了不知道上海人说的黄芽菜就是绍兴叫的胶菜外,也有先入之见的成分。

同一物,各地叫法不同的情况是很多的。1983年我从绍兴农村考进上海的一所大学,刚开始几天到食堂买早饭就发现有的点心叫法不同。肉包、豆沙包,我们家乡叫肉馒头、豆沙馒头;白切馒头,我们家乡叫面包。而城里人叫面包的,我没有见到过,也不知道叫什么。家人亲戚的称呼,也有不同。我大学毕业后做助教,同时做学生辅导员。有一次到一位上海学生家里走访,后来才知道也闹了笑话。交谈中,不知怎么的,我说到了我祖母。绍兴人称呼祖母为“娘娘”。学生和家人认为我说的是“嬢嬢”,上海人叫“嬢嬢”的,是父亲的姐妹。两者的辈分、关系完全不同,但听起来是比较接近的。初到一个陌生地,人际交往中难免闹点误会和笑话。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也是很常见的事。初次遇到,感到惊讶或者不适,也很正常,关键是放下成见,理解对方。也是我刚进大学的故事。一个寝室住7个同学,我的上铺来自北方农村,穿的短裤竟是鲜红的布上印着艳丽的牡丹花。在我的经历见识中,从未见过男子穿花短裤,在村里见过晾晒着的花短裤,那只有小姑娘或年轻妇女才穿的,因而心中颇有点不适。没过多久,进入秋天,天气转凉,我拿出来报到时就带来的一件白色假领头,正在穿时,上铺的同学大声笑着说:“大家看,他穿女人的胸罩!”当时,我脸陡然红了,感到受到侮辱,但还是强忍了下来。假领头,文雅的叫法是“节约领”,那个时候浙江上海穿假领头非常普遍,但可能我同学所在的北方农村家乡并不流行。我们的成见都突然遇到了挑战,区别在于一个将成见宣之于口,一个没有。

生活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是一个客观存在。我的体会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视野,世界在他心中就有多大。打开眼界,增进交流,善解人意,增进互鉴,才能提升格局,达到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心胸境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