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春枝(摄影) 识花人的较真 霞飞盈袖香如故 “饿煞戏” 同学轶事2
第13版:夜光杯 2023-04-10

“饿煞戏”

吴翼民

人不吃饭会挨饿,殊不知人不看戏也会挨饿。长久不看戏了,有的人真的会觉得饥饿难耐,老一辈称之谓“饿煞戏”。

特殊的年月,真的很难得看上一回戏,即使都是一演再演的“样板戏”,久居乡间的父老乡亲确乎心生饥渴呢,如久旱而盼甘霖。

那会儿我由知青被招收到一个县级专业剧团,亲身经历了乡村“饿煞戏”的情状。

那时我们一年到头主要到乡下巡演仍远远不能满足乡亲们的需求,需知一个县有三十几个公社,每个公社有二三十个大队,要深入到每个大队是不可能的。既不能雨露均沾,大多数乡亲只能望戏船兴叹啦。且说我们的戏船浩浩荡荡向乡下进发,沿途总会聚拢起观望热闹的乡亲,因为戏船载着花花绿绿的布景和同样花花绿绿的演员,在一汪碧水和素淡的村岸非常扎眼,孩子们、青壮年甚至老年人都会撵着戏船奔跑,一边跑一边问“戏班子到哪演出呀?”船上便有人大声回答,是去某某镇演出。于是撵着跑的乡人会遗憾地落下一拨,仍有不少人追着船不舍,急迫地发问:“为什么不到我们××乡来演出?”于是又有人回应:“下半年再来你们××乡吧。”岸上倔强说道:“不成,这回无论如何要到××乡。”船上叹口气道:“欠着的戏债得挨一挨二还呗,还没轮到你们呢。”岸上不依不饶:“这回非到我们乡去演不可。”叵耐船过了个岔口,岸上追急的青年见无路可走,索性跳到河里追个不停。看到这样的“饿煞戏”朋友,我们哪能不由衷感动。

那会儿剧团如若下到哪个乡镇甚而大队,便是乡亲们盛大的节日。那时大抵是露天舞台,舞台架到哪里,哪里就是狂欢的中心——在我们到来前,广场上已经密密麻麻排好了位子。孩子们还拥到演员们化妆的后台,唧唧喳喳看演员们扮戏,希冀着哪位演员在他(她)的眉心点个“红痣”或画一撮“胡子”,他们便村里村外地炫耀;老年乡亲另有谋算,剧团还没到达他们的地盘,老一辈已经忙里忙外忙开了,必定让后生们先在自己的地盘上高高升起了彩色的旗帜。那彩旗迎风飘扬,在四野平畴非常骄傲醒目。接着他们就四下发出邀请,请外乡外村的亲戚朋友前来他们乡镇乃至村里看戏,杀鸡杀鸭是起码的,还屠猪屠羊,摆开了酒席,请外乡外村的亲朋好友前来看戏做客,自然请来的贵客还有剧团的演员,倘能请上一二主要演员,那是再荣耀不过的事儿。老一辈会念念不忘哪年哪月曾经请得剧团某某角儿来家里吃饭,并且是认了干亲的呢。于是亲朋好友们会恭维不迭,心里盘算着甚时剧团到他们乡村做场子时也来个设宴回敬一下。如若席间果真有剧团的演员在场,那么这一顿酒席足够众人在人前吹个一年半载。

如果说孩子和老人们因“饿煞戏”而饱餐快活,那么青年们“饿煞戏”却是真的“入戏”了呢。剧团的演出会把青年们撩拨得激情偾张,最活跃的是那些尚无情侣的毛头小伙或姑娘,他们每每出没在露天剧场的周围甚或中心,尤其是那些血气正锐的小伙子,只往人堆里挤,哪里有年值芳华的女孩,哪里就是他们进攻的目标。于是观众席时不时会人潮涌动、推波助澜。记得剧团的灯光师傅为了维护观众场子秩序,突然把追光“刷”地投向涌动罗唣的地方,一投一个准,那里准有害羞的女孩和起哄的小伙呢。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饿煞戏”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