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章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祖健教授,是我的弟子和亲密友人。今年春节他向我赠送过节礼,不料几日后便因病与世长辞。痛定思痛,长歌当哭。我写了一首小诗,寄托了对他早逝的感慨:“青春年少我逢君,奋发心追万里程。不逝春风今又是,步履匆匆走一生。”在六十几年的人生中,他真是马不停蹄,兼程前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直兢兢业业,未敢辜负人生给予我的学习机会。”应社会所需,他学了很多,做了很多。只要是为了工作,他总是不惜从头学起,从头做起,跨越一个又一个领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当年我从复旦调到上大,祖健便成为我在学术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他积极参与我的学术课题,在我主编《中国现代十大流派诗选》《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英华》《元勋文采》等诸种著作时,毛头小伙子的他都是骨干成员,从选题策划、搜集资料到访问作家、编撰文字,都留下他辛勤劳作的身影。
后来我担任文学院副院长期间,为了发展新的学科,我委托祖健创建广告学系,他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毅然挑起这副重担,白手起家,筚路蓝缕,逐步建立起上大广告学科的坚实基础。1996年,祖健又陪钱伟长校长去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中日广告教育合作协议,从而开启上大广告系与全球最大的单体广告公司的合作。在广告系建设过程中,祖健又投入新的研究领域,2000年经过甄别,他被教育部同日本电通公司选为中国六所高校中研究中国品牌的学者。
祖健出生于艺术门庭,他是评弹名家张如君和刘韵若之子。家学渊源又促使他一直关注中国曲艺的发展,在研究新文学、广告学、品牌学的同时又对曲艺进行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曲艺评论。近年来他应邀主编上海地方志的曲艺单元,经过几年呕心沥血的奋战,终于使该书出版问世,为上海的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教师,如祖健所说:“心归处是教学”,他把最大的热情投入教学中。他即使退休以后,也仍然坚持兼课,近年身体越来越差,依旧不误到校教学。不久前他带病上课,学生给他拍了一张工作照:瘦弱的身躯,疲惫的面容,扶着桌椅坐着完成讲课。学生们感叹道:这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祖健辞世以后,学生们纷纷在微信上留言,绵绵送别语,都是学子心。祖健以勤恳育人的满腔热忱,赢得了学生们的衷心爱戴和永久记忆。事业后继有人,祖健应该安慰于天上。
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祖健的生命不够久长,但他在不长的生命途程中,却是步步坚实,踏石有痕,他没有浪费光阴,没有耽于享乐,把生命最大的能量都贡献给了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的人生图画是充实的和完美的,并没有留下什么空白和缺憾。
祖健,你累了一辈子,现在好好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