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智慧快餐 蔷薇香永留人间 优质书单让读书更有味 一切皆有可能 论吃饭 地下零食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3-04-23

论吃饭

曹国琪

吃饭,是最平常的事,却是人生中最不平常的体验。人生开心之事同你喜欢的人一起吃饭,与不合的一起,话不投机味同嚼蜡。所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吃饭,还真是衡量一个人的幸福指标。

能在一起吃饭的人,要么关系密切,要么意气相投。家中的聚餐是家庭成员每天相聚的高光时刻,这个“聚”做得好,家才有家的味道。老式家庭,父亲威权,吃饭也是训诫的场合,所以老户家庭出来的子女一般熟知“温良恭俭让”,餐桌上的礼仪和修养一般都是有身份家庭的标配。

开明的父母,喜欢在饭桌上与子女交流,多听少说,子女的话越多、吃饭的时间越长。有一天突然发现儿女们不愿与你一起吃饭时,其中一定有父母这边的问题。据说,李嘉诚虽然年过九十,每周与儿孙们的饭局雷打不动。儿孙们未成年时,饭桌成了最好的课堂。长大后,便是闲话杂谈的幸福一刻,天南海北时事八卦,各有所好。年长后,父母更多的是听话的角色,再往后,子女们时不时要大声说话,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能与子女一起将饭吃到终身的人,真是人生莫大的成功。

家中吃饭大致有三种境况:一种是完成任务,烧者无奈,吃者无趣,对吃失去热情,只是补充能量、生理需求而已。有时,即使准备了一桌好菜,吃饭者各有其乐,入场时间各不相同,真有点像吃流水席的状态。第二种是众人期待,不仅饭菜诱人,更是亲情的聚集。第三种是家人齐心协力、比拼厨艺,享受的是过程,特别在逢年过节,这一亲情碰撞的专用时刻。

能做到第二、第三种吃饭,一定有好的家传和家风。

一顿家常便饭,东西方折射出的是不同文化。西厨一般开放式,一边准备饭菜、一边与家人闲聊,要帮忙时人手随叫随到。以前中国式的厨房往往是封闭式,传统家庭吃饭时,讲究长幼有序,餐桌上弥漫着家长式的权威,大户人家长幼分桌,小孩中只有天资聪颖或将来承担重要角色的人才有机会上大人的饭桌,获有旁听参与的特权,其中的尊卑,一目了然。现在思想观念不同了,一家人吃饭规矩没那么多,能把一顿饭吃好的家庭不会差到哪儿。人活一天,每天总要有点念想,吃饭应该是其中之一。

普通的吃饭考虑的是吃什么,兴趣盎然的吃饭考虑的是与谁一起吃,与恋人、友人、家人一起,还是与场面上的人同桌,吃饭的兴奋指数迥然不同。当然,能把美食与人物结合好的用餐令人向往,但这样的用餐无疑少之又少。与恋人相约,虽然菜品必须精致,但享受的是含情脉脉的过程,卿卿我我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时光飞逝。所以必须排除万难,让吃饭的时间可以无限量持续下去,那些九点钟之后打烊的餐厅是不能光顾的。

人的社交广度,除了同学和同事之外,开会和吃饭是两个主要场合。交流产生机会,机会催发合作,所以,餐饮业兴旺的地方,社会的发展和祥和指数也会高。好的中餐免不了好酒,却难倒很多不胜酒力的英雄好汉,每人敬一次、回敬一次都是负担。以集体敬酒为主,心意到了,形式大于内容,也是一样的敬意和尊重,靠酒精增加的感情一般也靠不住。中餐一桌最多十几位,碰杯者有限,西式的冷餐会可以多达数百人,端着酒杯穿梭在人堆里,把要见的和打招呼的人兜个遍。愿者多聊,不愿者可以不聊,实在无聊,可以悄然离场。美食的意义已不重要,体现的是集中式社交的效率。

民以食为天,吃好一顿饭,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经营人生,这一顿饭的功夫是否一门必修课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