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为中外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深化中古地方之间友好往来 深入推进落实沪新全面合作机制 有力有效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 打造近悦远来的金融营商环境
第2版:要闻 2023-04-27
上海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打造近悦远来的金融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 杨硕)今天上午,上海举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介绍了本市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曹光群、上海证监局副局长王登勇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打造近悦远来的金融营商环境

“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水平,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维护金融安全运行,打造近悦远来的金融营商环境,为上海进一步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夯实基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作上述表示。

周小全表示,上海将加快落实国家战略,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贯彻落实“浦东引领区意见”,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人民币资产为基础的优势,提升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以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为契机,创新机制安排,作为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制度“转接口”,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以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为抓手,通过高水平制度供给,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打造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更好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同时,进一步创新面向国际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深化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上海将建设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高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建设开放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配合落实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深入探索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在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加大风险压力测试,加快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培育种类齐全的金融产品体系,加大金融衍生品供给,丰富商品和金融期货期权品种。完善多层次、广覆盖、高能级金融机构体系,加快金融机构集聚,持续推动对外开放项目落地。打造互联互通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高水平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及统一对外开放,增强面向国内国际的服务能力。”周小全说。

上海还将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金融政策协调配合,全力服务“3+6”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科创、中小微、民营企业,加强金融中心与经济、科创、贸易、航运中心的联动,形成共促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健全绿色投融资服务体系,打响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品牌。兜牢民生底线,加大养老、医疗、健康等产业金融支持力度,保障民生重点领域。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持续加大外汇政策创新供给

“稳外贸”“稳外资”是今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聚焦这一主题,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表示,后续将把更多优质企业纳入外贸结算便利化试点范围,持续加大外汇政策创新供给,继续推动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向纵深发展,推进试点政策提质扩面。

刘兴亚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外汇局上海市分局积极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好地助力“稳外贸”“稳外资”,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下转第3版)

(上接第2版)

一是大力推动上海地区企业外贸结算便利化。“下一步,我们会将把更多优质企业纳入便利化试点范围,提高银行服务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主动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的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刘兴亚说。

二是多措并举吸引外资来沪创业发展。刘兴亚表示,将持续加大外汇政策创新供给,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和服务改革、扩大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范围,更大力度促进上海“稳外资”。

三是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适配的跨境金融服务。

四是持续推进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下一步将继续推动高水平试点向纵深发展,推进试点政策提质扩面,进一步扩大试点政策受益面。

五是持续推进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管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对企业来说,规避汇率风险至关重要。“我们将持续创新外汇套保风险分担模式,进一步推动银行减费让利,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更多财政支持补贴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增强汇率避险综合能力。”刘兴亚说。

上海银保监局

绝不允许对民营企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当回答在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上有何具体举措时,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曹光群透露,上海力争到2025年,实现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和户数在2021年基础上翻两番。

曹光群以三个“一批”介绍了上海银保监局在相关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培育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部门,形成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科技金融事业部、科技(特色)支行、科技特色轻型网点、科技金融专业团队。

二是服务一批重点企业项目。我们优选19家有意愿、有基础、有能力的试点银行保险机构,以1000—20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科技小巨人企业、5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10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制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有条件的推行伙伴银行机制,努力打造一批创新性示范科技型企业重点服务项目、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特色服务项目、一批知识产权融资应用性服务项目。

三是形成一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典型案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资产新形式、保险保障新模式、融资渠道多样化、价值评估灵活性,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科技的综合能力。

“目前,有一些民营企业仍然面临较多的经营困难,上海银保监局将在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绝不允许对民营企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曹光群强调了金融支持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上海证监局

目前有249家企业已进入辅导及审核注册流程

上海证监局副局长王登勇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上海证监局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情况。

其中,直接融资方面,得益于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快速上市。目前,上海共有上市公司429家,其中9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从上市板块看,科创板81家,科创板企业累计IPO融资金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实现了科技、产业和资本的良性循环。从细分产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37家,占比约1/3,其中上市公司市值100亿元以上的超过40家。2022年至今,上海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股权融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IPO融资596亿元。

“从后备资源培育来看,我们积极推进上海‘浦江之光’行动,共同建设科创企业库。”王登勇说,目前,上海有249家企业已进入辅导及审核注册流程,拟募集资金合计超过2600亿元,其中科创企业占比接近七成;在备案企业中已申报有63家,包括科创板24家、创业板15家、主板21家,北交所3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