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盈利困局 您了解信托的真正意义吗? 再聊核聚变的美好愿景 新高新低——罕见的股市现象
第14版:新民财经 2023-05-13

您了解信托的真正意义吗?

以前流行过这么一句话:“屌丝死于P2P,中产死于理财,土豪死于信托。”最近几年,曾经高大上的信托频频暴雷。2021年,共计披露信托违约风险项目280余款,涉及金额约1500亿元。

信托曾经是非常稳健的产品,为什么会暴雷呢?信托的原始本质不是理财产品,而是一种“法律架构”,人们利用法律语言形成一份“信托文件”,来实现资产隔离、规避风险、财富传承等功能。早期,我国的信托行业,保本保息,即刚性兑付,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形成这个规定有几方面原因:信托产品不像股票、基金,它的门槛高、流动性差。信托公司的公信力也不如银行,所以早期为了推动产品销售,让投资者对产品有信心,于是由信托公司兜底,刚性兑付。

其次,我国有几千家银行,但信托公司只有68家。这些公司大多有实力,早期暴雷不多,确实是有兜底能力的。从2014年起,我国出现了首例信托违约事件。2018年,资管新规下发,对以代客理财为目的的“资金信托”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于是,信托行业也开始慢慢回归它作为“法律架构”的本质,以资产隔离、规避风险、财富传承为目的的“家族信托”,终于也慢慢火起来了。这类业务虽然开展得比较晚,但发展很快,基本上在以每个月100亿元的规模增长。国内68家信托公司,有50多家已经开始涉及家族信托的业务了。

信托的英文叫Trust,顾名思义就是信任。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它是一种理财方式,也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信托有别于保单、投资分红保险、基金、债券,是一种以委托人主观意志为核心的,关于某份资产的处置与安排的信用约定,是可以长期有效、恒定持有、终身不变的法律契约。在国外,信托几乎是一个家族、企业、个人、家庭的财产处置最受欢迎的、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财产处理方案。

国外信托的分类有:家族资产信托、离岸资产信托、房地产信托、企业信托、财产信托等业务。世界上最著名的信托案例之一,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当时罗斯柴尔德一世由于坐拥巨额资产,在临近生命末期时,考虑到整个家族过于庞大,加上家族资产数额巨大,为了让家族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家族财富得以世代传承,罗斯柴尔德将自己的资产纳入信托架构,这是史上最完整的信托架构之一,这个信托内容包括约定未来世代的财富的分配、嫁娶金、大学奖学金、生育子女奖金等等。

苏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