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缺乏艺术何以为“艺术空间” 用音乐为小说赋予不朽生命 《双枰记》:从北到南,滚灯不灭 一个城市需要多少个“波提切利”? 唱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歌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3-05-14

一个城市需要多少个“波提切利”?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徐佳和

最近,伴随着上海博物馆现象级展览“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画廊珍藏展”的闭幕,连续24小时的“今夜无眠,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将整个城市的艺术气氛掀起了新一轮高潮。

几乎同时,又有一个以波提切利为题的展览在外滩的东一美术馆对公众开放——“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以波提切利最具代表性的10幅作品为核心,向中国观众呈现“伟大的洛伦佐”时期的佛罗伦萨、波提切利的美学观和价值观,展览展品全部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不久前,城市西南角的宝龙美术馆以“西方人物绘画4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精品展”为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西方经典油画——从巴洛克宫廷画家凡·戴克、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浪漫主义大师戈雅与德拉克罗瓦,再到克利姆特、夏加尔、马格利特、契里柯等近现代艺术大师,从宏大叙事的神话题材,到普罗大众的人物描绘,57件珍贵藏品为人们提供了一堂以西方人物绘画发展为主题的美术史课。

一座城市,如此之多的西方经典名作集中于同一时期“爆发式展出”,会否令人有主题重复、观众知识储备应接不暇之感?“波提切利”来得频繁,会否有引发审美疲劳之忧?答案是——大概不会。

在上海,每一个以西方经典艺术作品为题的展览,对接的都是馆藏浩瀚的西方知名博物馆、美术馆,而如此认真操作、兴师动众的展览双方都会有相应的专业策展人出马,不同策展人表现出的思路视角的区别,就好比珠峰和华山的风光之别。即使面对同一位艺术家,策展人迥然不同的出发点必然导致各自选择的作品不会是同一件,经由排列组合,呈现出的展览面貌也千姿百态。

从观展者的角度而言,观众对于西方美术经典的喜好和理解力不尽相同——你喜欢波提切利的美感与和谐,我喜欢卡拉瓦乔的阴郁怪诞;有人偏爱肉乎乎的雷诺阿,也有人偏偏对粗粝粝的马奈情有独钟;既会被金光闪闪的克利姆特吸引,也会为贫穷疯狂的梵高感慨……在大多数热爱艺术的中国观众眼中,西方艺术领域犹如“小径分岔的花园”,经典真迹怎么都看不够。上海博物馆“英国国家画廊珍藏展”上,反反复复观看的就大有人在,看了六七遍的仍直呼“不过瘾”,最多的观众在98天的展期内看了15遍。面对如此潮涌的观展需求,目前这些“波提切利”不是太多,而是可能一时还应接不暇呢。

千千万万本地观众对于艺术的渴求尚且千差万别,更何况还有为了能不出国门就直面教科书上的西方经典作品、通过艺术与世界对话,从五湖四海赶高铁坐飞机而来的观众。因此,在上海这个国际文化大都市里,聚焦不同主题的西方经典艺术展览的美育效果是叠加的,而非力的相互抵消。

在巴黎,在罗马,在伦敦,街头转角处就能遇见一个博物馆,一个无名的角落,都可能邂逅带着沉甸甸历史印记的瑰宝。巴黎市内有50余家博物馆,加上艺术馆有140余家,它们不仅是法国的物质与精神遗产,更是整个人类的历史记忆。博物馆每天特展、常设展各有侧重,此起彼伏,会有人嫌展览的数量太过庞大吗?若缺少了假以不同的展览名义展示的艺术品所提供的灵感与创造力,城市也会将黯然失色。想看《蒙娜丽莎》《岩间圣母》的,去卢浮宫排队;想了解青年艺术家的最新动态,去东京宫;想把梵高莫奈马奈印象派一次看个够的,去奥赛博物馆;想看亚洲艺术收藏的,去吉美博物馆……

经典艺术唤回的是人们更多的思考力。通过合作互相学习,城市里一个个独特的展览形成一种气息,安放都市人的焦虑和困顿,提供交流、分享、共建的空间。让时间,留下文化的痕迹,而不是一个时髦的打卡印记。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