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缺乏艺术何以为“艺术空间” 用音乐为小说赋予不朽生命 《双枰记》:从北到南,滚灯不灭 一个城市需要多少个“波提切利”? 唱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歌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3-05-14

《双枰记》:从北到南,滚灯不灭

◆刘坤

上海·静安戏剧谷展演期间,话剧九人的《双枰记》如约而至。当该剧在艺海剧院最后一场演出圆满落幕,谢幕时观众的掌声雷鸣,人们在两个小时内看完了主角三人如泣如诉的一生。

话剧九人是北京大学校友创立的青年戏剧团队,创作了《四张机》《春逝》《双枰记》这一系列民国知识分子戏剧。《双枰记》诞生于2021年,是话剧九人剧团成立第十年推出的第十部剧本,也是民国知识分子戏剧中的第三部。该剧讲述了1933年,在南京江宁一所监狱里发生的故事。

开场时程无右和卢泊安的对话就引起了观众的阵阵笑声,一个粗俗无赖的文人和一个彬彬有礼的文人的对话处处充斥着反差和笑点。程无右明天就要被开庭审判了仍旧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卢泊安为了程无右的安危写信给昔日故交郎世飖,希望能请他来做辩护律师。可程无右一听到郎世飖的名字就像被点燃的炮仗,脏话乱飞。他们三人曾经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却因为一场误会反目。

剧中演绎的时间与演出时间一致: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观众见证了程无右、郎世飖和卢泊安从志向相投的青年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程无右是激进派,他成了被学生们拥护的共产主义领袖;郎世飖自北向南讨生活,成了跟着杜月笙混迹上海滩的职业律师;卢泊安远离政治专心教书。故事的结尾,程郎二人解开心结,程无右同意让郎世飖做他的辩护律师,郎世飖则对程无右做出承诺:“若有那日,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十年时间两人虽被误会相隔,但友情却真挚如初。

滚灯这一象征贯穿始终,耐人寻味。程无右从摆棋摊的冯小寒那里买下了她爷爷做的滚灯并送给了郎世飖。郎世飖离开南京抵达北京,自始至终都带着那滚灯,直到结识了唱京韵大鼓的邵玉筝,为了鼓励她,郎世飖将这盏滚灯送给了她。直到多年后时局动荡,邵玉筝辗转来到了南京,当她在冯小寒的棋摊上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滚灯时激动万分。邵玉筝说:“别处的灯,要么提、要么挂、要么抬、要么放,总是稳稳当当摆着给人看的。只有这滚灯,可以抛、可以掷、可以滚、可以压,烛火总不会灭。”

这盏滚灯如同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他们少时相遇,而后走散,再重逢时各自都经历了生命中的数道坎坷,但胸中的那团炬火依旧烧得火热。邵玉筝和冯小寒虽不是主人公,但她们坚韧的生命力也让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绽放出光芒。

《双枰记》中的三个主角唯有郎世飖的人物塑造颇为立体,他如同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有理想但需要为了实现它或忍辱负重、或曲线救国。程无右的极端性格让开场的大段文人交流台词不至于陷入沉闷,但在故事进行中程无右并无太多改变,哪怕在快要结局的部分误会解开,他也仍旧听不进去郎世飖的话,显得人物性格有些单一。卢泊安的塑造就更扁平了,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也有了报国、救国的梦想,但为了明哲保身他尽量不谈政治,在剧中最大的作用是做个和事佬,让程郎二人解开误会。

该剧使用的导演手法与戏曲表演中的线性叙事有相似之处,线性叙事时空变换灵活,几十年的时间如线般在舞台上穿梭、回溯,这是同西方戏剧中的点式、面式叙事手法截然不同的。除此之外,《双枰记》中还加入了京韵大鼓、南宋词人蒋捷所作的《虞美人·听雨》、伯牙子期的典故等古典元素,呈现出中国话剧民族化发展的景象,十分令观众欣喜。

话剧九人的剧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剧本内容扎实,舞美简洁,其台词极具文学性。这些是当下中国戏剧越来越容易丢失的品质,有的剧因为剧本拗口就将台词改得生活化,有的剧因为剧本不好就用舞美和音效进行补充,这些剧注定无法成为优秀作品,因为戏剧艺术是有门槛的,戏剧从业者不应该为了讨好观演者而降低门槛。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