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中学生和大画家面对面 今潮8弄举办“掠影摩登” 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周五启幕
第9版:文体新闻 2023-05-15
重温中国最早的综合类画报《良友》

今潮8弄举办“掠影摩登”

“掠影摩登”展览现场

诞生于上海虹口的《良友》,是中国最早的综合类画报,也是当时时尚观念的风向标。日前“掠影摩登——《良友》都市文化图鉴”在虹口区四川北路的上海海派潮流新地标“今潮8弄”亮相,这里距离《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旧址只有一街之隔。

1926年2月,《良友》创刊,正逢北四川路一派生机盎然的局面,海派文学和艺术在此开花结果,娱乐业空前繁荣,这也反哺了《良友》,使其成长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策展人、纪录片导演孙孟晋认为:“对《良友》的认知,人们通常局限于封面摩登女郎,但我们还要翻看它的内页,到底勾勒出当初上海的何等样貌。”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凝视”,聚焦诠释女性魅力;“过江看影戏”,梳理中国电影发祥地虹口的电影产业发展史;“北四川路的上海摩登”,重绘都市里的“生活美学”。

对女性魅力和社会地位的肯定贯穿在整本《良友》杂志中,展出的“新女性”系列有话务员、美容师、飞行师等职业女性形象;以胡蝶为模特的“时装的来历”专题,描绘了时装从设计到生产的流水线过程;摄影大师郎静山拍摄的黎莉莉《体育皇后》的照片,显示了女性健康而可爱的气质。

同时,文人也在《良友》中赞美女性。茅盾《春来了》:“春来了!太阳是暖暖的,风是软软的。摩登姑娘伸一个懒腰,看着那好景的艳阳天。”还有,施蛰存的《春阳》和丁玲的《杨妈的日记》都以女性为视角。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繁荣,离不开影院和电影制作行业的发达。《良友》第61期上登载了一组当年上海的影院照片,集中了最五光十色的娱乐场所。

在今潮8弄的8条弄堂中,展放设置了户外投影,延伸出复古摩登的设计感,既汲取了《良友》画报中的近现代美术风格,又进行当代设计转化。系列名家讲座期间将穿插上海评弹团“海派评弹研习所”的特别演出,包括根据名家诗文新创作的弹词开篇。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