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村超”启示录
第8/9版:特稿 2023-07-12

“村超”启示录

图IC

热情的球迷来自全国各地 图IC

“村超”带火“超”经济 吴以扬 摄

球员在做赛前准备 姜燕 摄

扫码看精彩视频

本报记者 姜燕

榕江大桥旁的榕江县城北新区体育场,贵州“村超”的举办地,一到星期五便开始人潮涌动,“超级星期六”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贵州“村超”全称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是贵州省榕江县足球协会主办的业余联赛,往年举办过多届,今年突然火爆出圈。全国各地前来观看“村超”的游客如潮水般涌进这座黔东南小城,在高温和呐喊声中感受纯粹的足球和淳朴的民风带来的欢乐。

一 不期而“火”

5月13日以前,像往年一样组织县里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杨亚江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今年的比赛会有什么不同。今年49岁的他是榕江县车民小学的校长,榕江县足球赛事最为积极的组织者之一,“村超”的发起人和策划人之一,现在榕江县足球协会分管宣传。

今年的“村超”变化是有的,先是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上也举办了更隆重的民族文化表演,两场比赛之间更增加了表演节目环节,这大大提升了赛事的观赏性,也能让榕江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展示的机会。榕江全县38.5万人,80%以上人口是侗族、苗族、水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村寨里保留着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

往年的“村超”开幕式,只是参赛的球队和啦啦队在场上走一圈,就开始比赛。所以,杨亚江起初还担心村里报送的节目会不够,没想到各村热情高涨,报上来的节目排都排不过来,直到现在依然要排到3周以后。

赛场的硬件也有了重要变化,榕江县足球协会副主席、榕江一中足球教练赖洪静去看场地时发现,每年办赛的城北新区体育场上多了4根灯柱,意味着以往一到天黑就没法踢球的场地,终于能踢夜场了。这里是榕江县城里最核心、最重要的一块足球场地,平时周末场地都被约满,有了夜间照明后,气氛又会不一样了。

5月13日,“村超”开幕式启动,身着艳丽的少数民族服饰的村民们在球场上表演千人侗族大歌、千人苗族芦笙,航拍出来的场面壮观宏大,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随后,榕江县村村寨寨的妇女老幼抬着各种美食来到现场,为本村助阵的热辣场面也透过一个个短视频,被传递到网上,乡村球员和村民对“村超”和足球的热爱,感染到刷到它的每一个人。

“村超”火了。

二 人潮涌动

今年“村超”总共有20支队伍,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10支队打小组循环赛,前四名进入八强,然后再通过打淘汰赛来争夺冠亚季军。因为只有周末有比赛,所以赛季比较长,决赛将在7月29日进行。

每个周末,高铁榕江站开始迎来比春运还高的人流量,星期六上午10点县城就开始堵车。酒店一床难求,不少出租车司机带着客人跑了十几家酒店也找不到房间。浙江衢州的龙先生带着刚放暑假的女儿乘飞机转高铁辗转赶到榕江,一时间没找到住处,拖着行李箱直接来到赛场外,好心的当地人将他拉入“村超”找房群,希望能找到落脚之地。一些人不得不住到较远的乡镇旅馆,或者被好心的当地人收留回家,有的直接跟着自己喜欢的球队回了村寨,路边和河边也陆续出现一个又一个露营的帐篷。

体育场内外一到周末就人潮涌动。外围几百个顶着红色顶棚的小吃摊位,售卖当地特色的卷粉、烧烤、杨梅汤和牛瘪,填满游客们对美食的渴望。有阿婆挑了两担李子,放在地上售卖,让客人品尝;平地村的一个老伯早上5点多就起床,煮了50斤花生,骑着摩托车来到赛场。

内场从早上开始就涌进不计其数的观众和直播博主,占据看台、球场和跑道的最佳位置。早早坐在看台上摇着扇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上,似乎赛场上没有比赛,他们也能感受到满足和快乐。体育场原本只有一个看台,现在特意挂上了“外地游客宠粉区”的牌子,本地人被建议到两端新搭建的简易看台上观赛,星期六最好在家里看直播,把现场留给外地游客。

球场上以“贵州村超”横幅为背景拍照留念的、举着手机穿着溜冰鞋做直播的、穿着民族服装排练的,喧闹不已。到了“超级星期六”,整个场内更是人潮涌动,欢呼声、呐喊声雷动。球场旁边的榕江大桥到了星期六晚上,步行过桥去看赛的游客占据了半幅桥面。

陡增的人流给县城的安保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前完全敞开式的体育馆也第一次安装了安全门,越来越多的警力和安保力量被调集到体育场。最新的安保措施是从7月7日起,要刷身份证才能进场。

三“土味”比赛

赛场上也是精彩不断,球队和球员们的表现因为高涨10倍的呐喊声,更精彩了,堪比C罗等国际巨星的“倒挂金钩”“踩单车过人”和超远进球等世界波接连不断,开赛近2个月,网上已经有人整理出了贵州“村超”“最牛的25粒进球”。

乡村足球比职业足球更接地气,球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卖鱼的,卖肉的,卖卤菜的,开挖机、铲车的,在工地上做粉刷、捆钢筋的,做老师、律师、室内设计的。在披上球衣、跑入赛场前,他们可能还在摊上卖烧烤、卖卷粉;赢了球后球衣一脱,又变成了烧烤师傅,强烈的反差、平民的身份让观众更加追捧。

队员们之间超大的年龄差距也让人大开眼界,12岁的小将和40多岁的老将同台竞技,平均年龄17岁的新生代队伍大比分碾压平均年龄35岁的长辈队伍,对手中还不乏自己的老师和球友。新中村、小瑞村队队员满满的少年锐气,势不可挡,但老将们永不放弃、不懈拼搏的体育精神也令全场震撼。

比赛双方的啦啦队动辄500多人,最庞大的寨蒿镇啦啦队一来就是2000多人,进场的时候绕场一周还没进完。比赛的时候啦啦队在场边擂鼓敲锅、呐喊助阵,准备好的各种美食免费给游客品尝,其余的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都留给场上最辛苦的球员们——父老乡亲的殷切期待是球员们的最大支撑。

“村超”本没有解说,自著名解说员韩乔生来了之后,“村超”才开始配上解说。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韩乔生再次来到“村超”的赛场上,和同时到来的演唱组合“水木年华”一起掀起了赛场风暴。当地的解说员中一个是赖洪静,一个是被称为“行长解说员”的杨兵,他是一家县级银行的行长,也是口寨村队的队长。两个初执话筒的业余足球解说员幽默风趣的解说,为比赛现场平添了不少喜剧气氛,他们开创的寻人寻物“村超时刻”成了观众们期待的项目,寻找的对象包括两条狗的主人、一个跑丢了的女朋友和一长串被看球的父母遗忘了的小孩,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个。

四 童年野趣

足球带给游客们的快乐大多来自热闹,带给榕江人的却是骨子里的满足。

自从上世纪40年代,足球随着内迁的广西大学走进这座当时极其封闭的西南小城,开始嵌入榕江人的基因。那时,大学生们玩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新奇的体育项目刺激着小城人的眼球和内心,向往美好生活的榕江人也喜欢上了这些运动,并逐渐把它融入日常的生活。

在榕江,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里都有足球的影子。在月寨村90后队员李远攀、李亚明和李彬彬的口中,他们的童年虽然贫穷,却因足球充满乐趣。最早的时候,他们跟着大人去村边寨蒿河滩上一块平坦的河沙坝上踢球,牛羊吃光了滩上的草,正好变成了理想的球场。后来,村口的月寨小学在学校南边租下村民一块地,平整成一块简易的球场。月寨村的老房子中间,夹着一条细长的路,村里的孩子总是在下午一路光着脚,盘带着足球,来到球场上。球场上面早先是铁丝围搭起来的篮球网,下面是石头、木头搭起来的足球门框,地面也没有硬化,下雨天在场上踢球,个个像个泥人。

那时榕江县的乡村依然贫困,孩子们因为踢球费鞋,经常被家长骂,索性光着脚踢。谁要是拥有了一双钉鞋,恨不得把脚搬到头上走路。这双钉鞋也是要穿到钉子被磨平、鞋底被磨通,里面的袜子露出来,都还在穿着。一颗宝贵的足球也是补了又补,踢了好久也舍不得丢。

酷热的夏天,孩子们更是欢快,踢得满身大汗,就跳进球场边的寨蒿河洗个澡,再上来接着踢。球经常被踢到河里,去捡球的那个人顺便就冲了凉。球场边的果树会结一种蓝莓大小的果子,孩子们踢完球再爬上树摘果子,大把塞进嘴里,吃个痛快。月寨小学的校门内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它一开花,周围一片都是香的。

榕江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着类似的足球故事,一代一代,对足球的热爱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这片场地现在依然是孩子们放学后的乐园。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一个智力有点障碍的年轻人总会准时带着球到球场上,等他的小伙伴们。李亚明说,踢起球来,谁都是开心的,你看他拿着球在那里跑,一直面带微笑。

五 往日时光

在贵州,榕江的足球文化是出了名的。外地人见到榕江人,经常会问一句:“会踢足球吗?”杨亚江收藏着上世纪60—90年代榕江县足球队的多张老照片,一张张黑白照片上,一个个足球少年意气风发。

杨亚江是榕江最积极的乡村足球联赛组织者之一。1990年,榕江县已有一批足球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县足球协会,协会组织球队赴凯里市参加“足协杯”竞赛,一举夺下冠军奖杯。球队凯旋时,榕江县从老客车站到场坝街一路放着鞭炮,一路锣鼓喧天,给他和家乡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杨亚江和几个朋友一起组建了车江足球协会。那时候,县里没有像样的球场,车江乡的村民们愚公移山一般,花两个多月的时间,将河边的一块土地平整成足球场,2000年便在那里组织了最早的村级联赛。现在的榕江县已经有大大小小25座足球场,标准尺寸的专业球场多达14座,并且全部免费开放,而全县的商场只有7家。

当时比赛的盛况杨亚江还历历在目,15支球队参加比赛,前来观赛的村民有上万人,在边上呐喊助威,当时还有妇女为了看比赛被挤到河里去,还好河水很浅,掉进水里的人和岸上的人都开心得不得了。杨亚江和车江足协的同伴们到各村送邀请信的故事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那时,他们骑着自行车把用毛笔写的邀请信送到每个村,为了增加仪式感,还特地在信封上插了3根鸡毛。

现在,榕江的赛事除了正在进行的“村超”——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春节的时候还会举办“春节杯”,从正月初三打到正月十五,还有足协杯、新年杯,5—7月有周末足球联赛。车江一村到十村之间联姻普遍,村民之间大多有亲戚关系,还办有“老俵杯”。

六 融入血液

李彬彬每一次到外地打工,都把球衣、球鞋等装备带在身边,希望工作之余能踢上一场球。新到一个城市,他总会在地图上找到球场,但打车过去看,球场总是大门紧锁,从来没能如愿。

这和榕江的足球氛围大相径庭。榕江县中小学校的足球场,当地球队申请等学生放学后进校练球,校长总是非常欢迎。县城里的足球场地和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也是免费对外开放。榕江县有一个约球大群,各支球队的领队和队长都在群里,每到周一就开始排时间,球场从早到晚都排得满满的。工作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也经常是约着踢场五人制足球,踢完球吃个饭,聊聊日常。“别人打麻将、刷手机,我们踢球。”

足球融入了榕江人血液里,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讲起足球,都会全力支持。要办足球比赛,村民们不用动员,都会捐款,一个几百号人的微信大群,你20元、我50元,一眨眼就被捐款的黄色消息刷了屏,并且越捐越多,以至于球队都准备发一封理性捐款的倡议书。

榕江县古州镇口寨村94岁的杨老奶奶,捐了50元钱,口寨村队不要,老人家说:“不要就是不拿我当口寨村的一员,我也是村里的一分子。”后来,老人家还亲自到现场观赛。赛场上经常有高龄的阿婆观赛,杨亚江说,她们看得多了,也懂比赛规则,有的老人家在他边上看球,发现越位了裁判没吹,还会追问“越位了,他怎么没吹?”

每次比赛,都有队员从打工的地方请假,甚至辞职回来,为村里踢球出力。李彬彬这次从广东顺德回老家踢“村超”,向同为榕江人的老板请假时,老板不仅一口同意,还拿出2000元钱提前垫付他的工资。

“村超”球队担着的是全村的荣誉,40来岁的一位女村民坐在自家院子里一边绣花,一边讲起村里对足球的感情,讲着讲着就红了眼圈。

七 人生蝶变

榕江县是有名的体育之乡。

2023年7月2日凌晨,2022国际攀联(IFSC)世界杯攀岩赛瑞士维拉尔站速度赛决赛举行,榕江籍19岁运动员龙见国以5.23秒的成绩斩获金牌。

2023年5月7日,2023年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男子双人3米板决赛,来自榕江的运动员龙道一与队友王宗源六跳总分492.18获得冠军,为中国跳水队夺得第四金。

榕江也是贵州省体育局授予的“贵州体操之乡”,林莉、肖莎、刘榕冰、杨胜超,这些昔日或现在的中国国家体操队队员,都来自榕江。2014年,刘榕冰参加世锦赛,获团体冠军,成为贵州省第11位世界冠军、榕江县第一位世界冠军。

榕江全县38.5万人,足球人口多达5万,其中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20人,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147人,在榕江足协注册球队达35支,超过1200人在足协有过注册。2016年榕江县被评定为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2021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

成为职业球员是很多少年的梦想,但是多少人的足球梦破碎在曾经的贫穷里。

足球也成为榕江孩子的一条出路。上世纪80年代县里流行一句话,“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学会踢足球”,父母们为能把小孩送进少体校踢足球而感到骄傲。

现在很多家长支持足球运动,也希望孩子通过足球考入榕江一中,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评上国家级足球运动员,将来走高校特长生的道路。去年送去高校的足球特长生就有30个,今年已经有4个孩子走这条路考进了重点大学。

赖洪静说,这是他们梦想的一个舞台,虽然走出去的孩子们最后没有一个成为足球职业运动员,甚至其他都从事着与体育无关的职业,只有一个当了体育老师,但因为足球而考上了大学,对于一个乡村里的孩子来说,一生就改变了。

八 耕耘沃土

1981年出生的赖洪静老家在榕江县寨蒿村,200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他率领的足球队在黔东南州各大比赛中常年保持前三。2015年,榕江一中被评为黔东南州足球后备人才基地,赖洪静被提名为全国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国留学贵州省候选人,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赴法国接受为期3个月学习培训的机会。

法国深厚的足球文化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足球教育,一个教练最多带十几个孩子。而榕江一个教练要管五六十个孩子,根本管不过来。“基础教练员的配置还是太少。”

很多年前,赖洪静就为榕江县搭建了青少年足球人才培训框架,所有中小学都要普及足球运动,每年举办比赛,包括职高在内的4所高中要能够代表榕江去州里或省里打比赛,并且要打出高水平,拿到好名次。现在,这个愿景在慢慢实现。榕江一中、榕江民中、古州二小校园足球队多次在省、州赛事获得优秀名次。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榕江校园足球队在各类省、州官方赛事共获得冠军20次、亚军16次、季军13次。

“现在黔东南州的比赛,只有榕江县能和凯里掰一下手腕。”今年“五一”期间,榕江青少年足球队参加黔东南州的比赛,6个组别全部进入前四名,3个组别杀进决赛,一个组别拿到冠军。

在赖洪静的努力下,榕江县中小学青少年足球联赛也已经举办了3届,他认为设置得最好的组别是三年级组,也就是说孩子必须要从三年级开始练球、打比赛,而不是到五六年级才开始上赛场。

“村超”火了之后,贵州省足协前来榕江考察,在问到榕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时,赖洪静毫不犹豫地提出,希望省足协能够帮助县里培养基础教练员。有了普及的专业基础训练,榕江足球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足球人才,才能走得更远。

九 融媒加持

贵州“村超”不收门票,却为榕江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榕江县政府统计,“村超”举办一个月内吸引游客42万余人次,其中本地游客30.39万人次,外地游客11.61万人次。今年5月,榕江县接待游客107.37万人次,同比增长39.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52.08%。

这是继淄博烧烤之后,又一次空前成功的城市IP塑造。这是榕江县在尝试了包括斗牛赛事、苗族鼓藏节、半程马拉松+萨玛节等在内的多次努力之后,终于成功出圈。

多位“村超”受访者都提到1986年出生的县长徐勃。2021年,徐勃担任榕江县县长,开始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鼓励“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把直播变成新农活”,在全县各乡镇布局融媒体农产品带货团队,培育了1.2万多个新媒体账号和2200余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其间,榕易文化副总经理严志超和他的团队功不可没,两年间,他们在全县各乡镇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新媒体人才线上线下培训,创建“榕易拍、榕易剪、榕易编、榕易播、榕易卖、榕易创”的特色课程体系,组织骨干老师送教下乡。“村超”开赛后,这些新媒体账号成了最大的推手。

杨亚江非常感慨融媒体组的工作能力:“他们不是单纯地记录比赛如何,而是用镜头去捕捉现场观众、球员和啦啦队身上最动人的细节,把他们眼中对足球的光捕捉下来,再通过对画面的特写、延时或加速处理,配上本土的原创音乐和民族文化,让一个个小小的人物故事特别感人。”

现场,榕江县的融媒体团队在各个点位中,通过30多部对讲机随时联络,以超强的执行力随时随地将比赛中的小故事通过短视频发送出去。融媒体组也会组织很多交流会,讨论如何能够出爆点,让“村超”出圈。融媒体群里,大家拍的视频也都会发到群里来,供不同的制作者从各自视角二次创作,从而引发新一轮爆点。

十 纯粹真好

贵州“村超”每场比赛现场观众数量近万人,最多的时候一场现场观众近5万人,在线观看人数最高峰时逾千万人。央视新闻还派出了专业直播团队在榕江现场直播。

“村超”帮草根球员登上了梦想的舞台。很多地方的球员,踢一辈子的球,观众也没有“村超”一场比赛的多,没体验过现场热血沸腾的感觉。

赖洪静认为,“村超”火了对足球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让足球走进了很多人的视野,爱上了足球,或者爱上了足球营造的氛围。“村超”5万观众当中,绝大多数并不懂球,只是在进球时跟着现场观众一起沸腾。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走进了现场观看足球比赛,第一次距离自己喜欢的球员如此之近。

对榕江的孩子们来说尤其如此,C罗、姆巴佩离得太远,但“村超”的偶像就在他们身边。新中村对丰乐二队的比赛结束后,一个孩子的妈妈找到新中村在场上进球的3位高中生球员,请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合影留念;月寨村对凤凰村的比赛在深夜11点左右结束,贡献了2粒进球的李宇杰第一次在粉丝的衣服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

“村超”火了之后,中国足坛名宿范志毅来到榕江,感受到足球的纯粹,非常兴奋。他说,“我希望‘村超’还是在1.5踩住,不要升级到2.0版本的好,因为它很纯粹,还是一个纯粹的自发的足球联赛。”6月30日,月寨村2:1赢了劲旅凤凰村,提前锁定小组出线。获胜的队伍能够赢得两条猪腿,全村500多人的啦啦队和队员在球场上簇拥着那两条猪腿,欢呼雀跃。李远攀说,榕江人踢球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两条猪腿。

因为对“村超”爱得深沉,才真切地盼望它能够保持纯粹。在各种力量的洪流中,球场上的硬汉子也才会掩面落泪。面对资本的接近,“村超”选择说“不”。杨亚江说,这是“村超”保持纯粹的底线。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