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上周末,“上海外滩一橱窗窗台成游客垃圾桶”的话题引发关注。相关视频显示,在橱窗窗台上,堆积了吃剩的包装袋等,还有人不断地将手中的垃圾弃置在此。据环卫工人介绍,这里个把小时就需要清理一次。
难道外滩没有垃圾桶吗?从视频来看,距离橱窗不远的外滩观光平台上就有垃圾桶。但对游客来说,要找到并不方便。
今年上半年,本市有关部门曾全面启动了废物箱的设置点位排摸和优化调整。到6月底,上海市道路废物箱从3.8万个增加到4.5万个,但与申城街头曾经超过6万个废物箱相比,还是减少了很多。
公共空间内的废物箱减量,是大势所趋。如果确保废物箱减量的同时,随地抛弃的垃圾不增加,除了要定期评估废物箱的数量,更要注重市民、游客的体验,有关部门还要强化精细化管理,在游客密集的地方,如外滩等设立指引,告知最近的废物箱在什么位置。
不仅是废物箱,像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也是展示人民城市形象和底蕴的重要服务窗口和名片。消除公共设施设置的“盲点”,除了增加数量供给之外,也需要根据公众需求提升“软件”,像上海推出的“上海智慧寻厕”小程序,就很管用。有关部门也可以开发类似这样的小程序,让废物箱更方便被找到。
城市的软实力,不仅在于风物之美,也在于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巧心思”中,让人们无论是居住在此,还是旅游到此,都能感受到城市精致的品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