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竹园中心绿地 “水晶天”刷屏的背后 描绘美丽生态画卷  打造蓝天碧水净土
第3版:要闻 2023-07-19

“水晶天”刷屏的背后

潘高峰

这两天,上海的“水晶天”刷屏了!高颜值的天空给人无限遐想。坐标上海的网友们纷纷在朋友圈里开启“天空摄影大赛”,晒出一张张“一看就有好心情”的美图。

如画美景从何而来?是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稀薄”,让上海的天空变得“通透”;是饱含水汽的清新空气,“画”出了一幅幅让人心旷神怡的“水晶天”。

这也让人联想起前昨两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的那样,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外滩光明大厦楼顶距地面100米的高空,安装着一个摄像头,它每15分钟拍摄一次,忠实记录着上海天空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变化。翻看这些年积累的十几万张照片,画面中红色、黄色浓度越来越淡,最终成为连成一片的蓝色,十分直观地让人感受到上海空气质量的进步。

今年6月1日,上海发布的《2022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上海PM2.5的年均浓度逐年下降,去年已经低至25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史上最低”值。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近五年也总体呈下降趋势,保持在较低水平。

这背后,上海打了“三大战役”:一是燃煤污染防治战役,二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VOCs)防治战役,三是移动源污染防治战役。以大家比较熟悉的车辆污染治理为例,上海率先在全国全面淘汰了黄标车33万多辆,提前淘汰老旧车12.5万辆,淘汰国3柴油车将近9万辆,在全国率先全面禁止国0和国1非道路移动机械,政府为此投入资金达到61亿元。

生态环境的改善,当然不止于大气污染治理。目前,上海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已全面实现,在国家考核中连续三年保持优秀。先后完成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新一轮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左右;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新增森林30.1万亩、绿地5917公顷、绿道1072公里,全市公园从2017年的243座增加到670座;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如期消除了劣Ⅴ类水体……

上海之变,是中国之变的缩影。往事并不遥远,仅仅十年之前,我们还深陷被污染支配的恐惧中,雾霾频发、沙尘肆虐、河流黑臭……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1.5%,单位GDP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人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调查记录到鸟类30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9种,如白头鹤、东方白鹳、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9种,如小天鹅、鸳鸯、白琵鹭、大滨鹬等;22种鸟类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2种鸟类达到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数量标准。

生态环境好不好,要看鸟的翅膀往哪里飞、鱼的尾巴往哪儿游。随着越来越多“挑剔”的自然精灵安心在上海“落户”、与人类和谐共生,上海的高质量发展在无形中得到了“盖戳”认证,更多的绿水青山“水晶天”近在眼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