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上海智慧为新疆棉带去绿色生产线 着力解决“停车难”“卸货难” “卖惨”不是营销,带货要走正道 推动“可办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
第3版:要闻 2023-09-21

“卖惨”不是营销,带货要走正道

方翔

9岁男孩与奶奶相依为命卖石榴,全网播放量上亿;一位老人卖石榴,石榴却被扔到车外……近期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卖惨”视频占据网页主要的位置。然而,一些主播收割流量之后,却通过不法手段进行变现。昨天,四川省凉山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主要代表团体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有困难的农民是一种善举,但“卖惨带货”却是在利用网民的“善”牟利。随着网络主播带货在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兴起,以“石榴滞销”“苹果滞销”“菠萝滞销”“鲜笋滞销”等为噱头的“卖惨”短视频屡见不鲜,不少“滞销大爷”“滞销大妈”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让许多网民动容并慷慨解囊。然而,一些视频中主角的言行是虚构的,还有专门的剧本。“真情”对上“假戏”,苦的是网民,肥的是主播。这不是营销,而是赤裸裸的欺骗。

“卖惨带货”背后,直播们已经不只是为了流量。仅仅从此次凉山州破获的案件来看,“网红”直播团队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通过“卖惨视频”进行引流,并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网红团队吸粉、引流、带货、变现等各个环节分工明确,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卖惨”情节短视频,博取眼球、收割流量,形成了“上游供货商家—包装引流团队—虚假助农主播”的利益链条。

“卖惨带货”视频之所以屡禁不止,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未明显违法的情况下,相关主播可能要多次反复违规,才可能被彻底封号。如果未接到举报的话,一些平台也会放任不管,并不是主动去发现。与这些“卖惨带货”视频的泛滥以及危害程度相比,目前一些平台的处罚力度相对较弱,这让一些擅长炒作“流量密码”的营销号更加肆无忌惮。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卖惨带货”视频已经成为网络视频领域的公害,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治理,斩断非法利益链。除了短视频平台要对严重违规账号进行永久封禁、永久关闭电商权限等处理之外,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也要联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并向平台送达相关虚假宣传、虚假广告视频地址,督促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让“摆拍卖惨”“虚假助农”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网上没有表演的舞台。

营销的基础是对事实的尊重,“卖惨带货”为获取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的感情,终会自食其果。对于网红主播们来说,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用健康的手段创新营销,才是正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