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美国与菲律宾扩大军事合作值得高度警惕 岸田改组内阁能否提高支持率?
第16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3-09-21

岸田改组内阁能否提高支持率?

蔡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蔡亮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改组内阁并调整自民党高层人事,能否提升长期低迷的支持率?本期论坛特请专家解读。

1 支持率低迷逼近“警戒线”

问:岸田此次改组内阁的背景是什么?

答:岸田希冀通过改组内阁提升支持率,为打赢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和争取连任自民党总裁铺路。

岸田执政以来,打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财富分配的“新资本主义”旗帜,施政两年来虽然日经指数和经济增长率呈现出一定的亮点,但多数民众对冷冰冰的数据并无实感。岸田煞费苦心通过在广岛主办七国集团峰会的契机,以外交成绩拉抬了内阁支持率,却很快因应对物价上涨措施不力和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引发国内外巨大争议,加上内阁“糗事”不断,支持率持续走低。

先是日本媒体曝光岸田之子翔太郎利用首相秘书的身份“公权私用”的斑斑劣迹,如在首相官邸内与亲属摆拍“内阁合影照”,在陪同岸田外访时私用公车购买纪念品等。接着是在推行数字改革时,“个人编号卡”在办理工作中纰漏频发而备受质疑。最后是众议员秋本真利因涉嫌受贿被捕,令岸田内阁再遭打击。上述接二连三的打击导致岸田内阁支持率迅速下跌,连续3个月跌破30%,不支持率远超支持率。

到8月底,根据《每日新闻》调查,岸田内阁支持率跌至26%,不支持率高达68%。虽然不同民调数据不一,但岸田内阁不支持率远高于支持率、支持率在26%到36%间低位徘徊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低迷的支持率已经逼近内阁更替的“警戒线”,后续如果没有起色,则岸田的相位也将不保,更遑论连任自民党总裁。因此岸田改组内阁希冀提高支持率,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2 照顾各派阀“一碗水端平”

问:具体人选调整上有些什么考量?

答:岸田要营造出自民党内团结的氛围,形塑“党内共主”的形象,因此人选调整的主要考量就是照顾各个派阀的利益,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众所周知,自民党实际上是一个派阀联盟,尽管派阀对政局的掌控力已今不如昔,但依旧左右着“日本丸”的航向,党内政治人物逐鹿中原的背后就是派阀政治的如影随形。概言之,决定日本首相宝座和自民党总裁宝座的与其说是“民意”,不如说是“派阀意志”。

从成员多寡来看,自民党内排名前五的派阀分别为“安倍派”(99名)、“麻生派”(55名)、“茂木派”(54名)、“岸田派”(46名)和“二阶派”(41名)。岸田在人事安排上巧用心思,甚至不顾前首相菅义伟等党内大佬的批评,在就任首相后频繁出席派阀会议,积极争取各派阀支持。具体而言,岸田本人领导的派阀在党内排名第四,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他就任首相后一直热衷于拉拢同属“宏池会”系统的“麻生派”和“茂木派”,并竭力安抚“群龙共治”的“安倍派”。改组后的内阁中,“安倍派”和“麻生派”各4人,“茂木派”3人,“岸田派”和“二阶派”各2人,“谷垣组”1人,另有2人无派阀,足证岸田把政治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平衡术玩到了何等程度。

新内阁名单显示,外务大臣、防卫大臣等13名内阁成员被更换,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财务大臣铃木俊一、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和数字大臣河野太郎等6名内阁成员留任。岸田在人选调整中侧重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任用具有稳健性、执行力强的国会议员,撤换丑闻缠身、频频失言的阁员,避免内阁支持率受到拖累。

其次,女性阁员增至历史新高的5人,借以争取民意。高市早苗留任经济安保担当大臣,曾任法务大臣和自民党代理干事长的上川阳子转任外务大臣,其他三人为首次入阁,分别是复兴大臣土屋品子、儿童政策担当大臣加藤鲇子和地方创生担当大臣自见英子。

最后,在内阁和自民党高层人事布局中留用重要竞争对手。因此,尽管此次改组被认为具有“刷新感”,但核心职位依旧是老面孔。前三大派阀的领导者占据党内领导职位的格局不变,麻生太郎依旧是副总裁,茂木敏充和萩生田光一(“安倍派”领导者之一)分别续任干事长和政调会长,高市早苗、河野太郎等人也得到留任。岸田此举就是为明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提前布局,力求清除连任道路上的障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向来被视为“知华派”的林芳正被免去外相一职。岸田解释说,“林芳正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大臣,但也要让党内有能力的人发挥他们的优势,这样有助于推进外交”。而对于林芳正的去向,据首相官邸透露出的消息,岸田在会见他时只强调“希望你今后能够在派阀(‘岸田派’)中出把力”。与此同时,新任防卫大臣木原稔是自民党内中生代“亲台派”代表人物,担任日本国会影响力最大的跨党派“亲台”议员组织“日华恳”的事务局长。因此,有人把林芳正的去职和木原稔的上位解读为“亲台派”上位、“知华派”淡出。但实际上,这属于过度解读。

岸田本人曾长期担任外相,执政以来对外交事务也亲力亲为,甚至说他才是真正的外相也不为过。他也毫不讳言地强调:“我一直认为,首脑外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长期担任外务大臣期间,我充分认识到外交方式以及首脑外交的重要性。我自己也希望继续在首脑外交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无论谁出任外相,都只能忠实地履行岸田“辅美遏华”的外交方针,自身并无多大能动性可言。

3 “但求无过”过渡色彩浓厚

问:此次改组能否提升岸田内阁支持率?

答:目前看来很难提升岸田内阁支持率。

岸田曾宣称,此次改组将建立一个“让变革转化为力量的内阁”,争取实现“明天比今天更好”的目标,因此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安全保障三大领域施政。

在经济发展方面,岸田指出要加速实施“新资本主义”政策,计划在10月着手推行大胆的经济措施,一方面解决物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另一方面意图打破收入壁垒,提高青年就业者的薪资。

在社会民生方面,岸田计划设立“行政财政改革会议”,改变国家和地方的行政财政框架。进一步地,他还承诺将努力解决困扰日本多年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存环境等多个社会问题。

在安全保障方面,岸田强调为“强化基于法治主义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日本将继续强化日美同盟体系,并推进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及印度等“志同道合”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如前所述,此次改组还是寻求党内各派阀的平衡,并无实质上的多大改观。加上日本极有可能在年内或明年上半年进行众议院选举,新内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过渡性色彩十分浓厚,因此日本民众对岸田的宣传并不买账。岸田改组内阁后,《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日本主要媒体紧急实施了全国范围的舆论调查,尽管数据有所差异,但负面远大于正面的评价却是一致的。

《读卖新闻》的调查显示,内阁支持率与改组前维持不变,依旧是35%,只有27%受访者对新的人事调整“给予肯定”。对于“希望岸田首相继续干多久”这一问题,回答“到明年9月自民党总裁任期结束为止”的受访者占54%,回答“希望他马上下台”的受访者占27%,回答“希望他尽可能长时间干下去”的受访者仅占14%。

相比之下,《每日新闻》的调查更趋负面,内阁支持率比改组前的26%又下滑至25%,不支持率则高达68%,对内阁改组予以积极评价的仅10%。对于“希望岸田首相继续干多久”这一问题,有51%受访者回答“希望他尽早辞职”,25%说“到明年9月自民党总裁任期结束为止”,仅有12%“希望他尽可能长地留任”。

从中国的视角而言,内阁改组是日本的内政,中国对日本内阁成员的具体去留向来不予置评。中国一直强调,中日互为重要近邻,也是对地区和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因此保持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地区的共同利益。中国主张,应以两国最高领导人的重要共识为引领,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为契机,加强对话沟通,深化务实合作,管控矛盾分歧,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