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朋友圈扩大  成绩单亮眼
第6版:“一带一路”促共赢 2023-10-17
国际知名专家共话“一带一路”倡议

朋友圈扩大 成绩单亮眼

本报记者 胡彦珣

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雅万高铁、科伦坡港口城、波黑高速路、沙特吉赞港、比雷埃夫斯港……十年间,一个个愿景变成了现实。“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巴基斯坦前总理特别助理、“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等多位国际知名专家,接受本报独家专访,他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时代的召唤,在过去的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十年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

从理念到实践,从一国倡议到百国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从中国牵头到各国共建,从全新理念到国际共识,并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文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共鸣。请听知名专家如何评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的发展——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

“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

沙拉夫告诉记者,中国和埃及的关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近代史也证明中埃关系非常可靠。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也是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在沙拉夫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的召唤、恰逢其时,它为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人们需要的平台,对于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至关重要。

“一带一路”倡议基于五大国际合作重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沙拉夫称,这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五大优先事项,互联互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正因此,这些优先事项既解决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的硬连接,也解决了软连接,“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国际合作平台,加强着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回顾过去十年,沙拉夫盛赞,“一带一路”取得了巨大成功。过去10年里,启动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创造了近50万个就业机会。“我还想举一个例子,说明该倡议对非洲的影响。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些项目实际上平均每年创造近2万个就业岗位。”据沙拉夫介绍,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在过去十年,中国提供了比任何其他国家更多的投资、更多的项目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巴基斯坦前总理特别助理、“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

中巴合作进入“快速通道”

谈到巴基斯坦,中国人总会亲切地称呼他们“巴铁”。扎法尔称,基于两国之间牢固的政治关系,中国和巴基斯坦将其称为“中巴经济走廊”,又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巴基斯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始于“中巴经济走廊”这一名字。

十年前巴基斯坦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电力短缺问题,电力供应几乎每天都会中断,对工业发展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巨大的问题。基础设施发展也远没有如今便利,巴基斯坦各个城市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时签署了多个协议,从此两国的合作进入“快速通道”。扎法尔感慨:“十年后回顾起来,一切都始于一场对话,一个想法。‘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虽然以前有过马歇尔计划,但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于重建因战争而受损的国家。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是在和平时期发展起来的,旨在实现全球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和平发展。”

谈及过去十年“一带一路”的发展,扎法尔称:“巴基斯坦受益匪浅。首先,我们成功解决了全国电力短缺问题。如今我们不再面临电力短缺问题。其次,从巴基斯坦的极北部一直延伸到极南部的卡拉奇港口城市,我们建立了一个全面的道路网络,实现了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而瓜达尔港口,作为第三个重要领域,也正在顺利运营,并且其运营每天都在改善。”

扎法尔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所有参与国普通人的利益,亦符合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命运共同体和共同繁荣的梦想。在扎法尔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是为全球人民的共同繁荣而服务的。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

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作出贡献

“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巨大的成功。”马丁·雅克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首次提出时,当时全球范围内所有人,甚至包括中国人都并不真正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个具体的成果,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令马丁·雅克印象深刻的是,“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作出的贡献。放眼全球,约85%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在自身转型方面的经验,可以被欧亚大陆、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借鉴。所以中国已能成为这一进程的领导者。“一带一路”有助于在发展中国家中营造一种氛围、态度和视角,帮助许多国家朝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

倡议将改变诸多参与国家的前景

2006年,弗格森从英国来到中国。作为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的荣誉英文主编,弗格森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英文版的英译文改稿专家,并参与了我国多部政府白皮书以及其他各类重点图书英文译文的改稿润色。弗格森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也在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向世界传播更多中国的声音。

在弗格森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双赢方针的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中国放眼世界,看到了机遇,中国愿意将自身的成功经验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成功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改变诸多参与国家的前景。这将有助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随着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他们也变得更加有话语权,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会变得更有分量,从长远来看,一个非常成功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不仅改变相关国家的前景,也将引发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弗格森告诉记者,在过去的10年,自从习近平主席宣布这一倡议以来,已经启动了数百或数千个项目。例如已经投入运营的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作用很好、很具体的例子。

>>>苏丹前驻华大使加法尔·卡拉尔:

触动世界各地人民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过去40多年的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奇迹。”加法尔称,他非常认同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苏丹地处非洲,是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过去十年,苏丹在基础设施、农业领域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西方列强掠夺资源的影响持续了400年,并且阻碍了非洲国家寻找自己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经历,让加法尔坚信:“非洲人可以创造奇迹。”正因为“一带一路”倡议触动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梦想,加法尔坚信“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造福苏丹、造福非洲、造福全世界。

>>>尼中友好论坛主席高亮:

特别之处在于强调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倡议心系世界人民,这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高亮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以全世界人类的福祉为导向,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也体现了其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特点。高亮告诉记者,从尼泊尔人的角度来看,这个倡议很重视那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以喜马拉雅山区为例,那里美丽却又遥不可及,人们对那里固有的印象就是贫穷落后。他们缺乏医药用品、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科技落后,堪称与世隔绝。“只有‘一带一路’倡议,它能真正地关切到这些地区的人民。”高亮感慨道。

在高亮看来,“一带一路”倡议特别之处在于强调合作共赢。很多发达国家不愿意把先进技术分享给其他地区,但中国却在帮助世界人民共同进步,同时中国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这让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和他们的人民都享受到了这一倡议所带来的进步。

高亮强调,尼泊尔一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单单为了尼泊尔或中国,而是为了整个地区发展。这对尼泊尔、印度和整个南亚地区都将大有裨益。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访问学者韦珍玉:

印尼人民非常欢迎雅万高铁

10月2日,雅万高铁正式启用,在印尼学者韦珍玉眼中,雅加达至万隆高速列车是“一带一路”倡议为印尼做出的重要贡献。雅加达是印尼最大的城市,而万隆则是印尼的第二大城市。在高铁建成之前,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重,对商业和日常生活都不利。

韦珍玉说,印尼人民非常欢迎雅万高铁的正式运行。通车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经济发展也都会提升。除了大基建,中国公司也为印尼做出了许多贡献。韦珍玉以华为举例,在印尼的巴布亚等偏远地区,华为提供了设备和卫星天线,以支持Wi-Fi服务。“当地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医疗保健信息。村庄中的小商贩则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在线商店销售产品,收益不仅可以改善一个家庭的生活,还可以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