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铜鼓里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喜爱上海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国足世预赛还有戏吗?
第13版:文体新闻 2023-10-17
第九届上海街艺节为市民带来260余场演出

喜爱上海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日前,在“优秀街艺”林晓明领衔表演的《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一场特别演出在杨浦区五角场万达广场上演,宣告第九届上海街艺节正式落下帷幕。

闭幕演出中,数十位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街头艺人亮相,吉他、长笛、尤克里里、萨克斯、非洲鼓、阿卡贝拉合唱等表演形式应有尽有,为市民呈现一场艺术大餐,营造精彩快乐的城市文化氛围。

刚刚获得“上海街艺观众喜爱的表演组合”的杨勇、董彬在舞台上一起满含深情地献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里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开散尔,用吉他“指弹”技法,与舞者古丽娜·热吉甫一起,为大家带来具有少数民族风特色的表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见上图)。来自贵州的王朝祥,用厚实、音域宽广、具有穿透力的声音,配合吉他弹唱一首俄罗斯风格的民谣歌曲《贝加尔湖畔》,温暖的旋律将聆听者带入贝加尔湖畔的美景,置身于浪漫故事之中。“海归艺人”董亦含、马遥用箫和吉他表演一曲《大鱼》,悠远绵长、辽阔空灵的旋律如诗一般直戳人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一位观众说:“作为一名新上海人,喜爱上海的多个理由中还有一个,因为这是一座有‘流动音乐’的城市。”

2015年,上海在全国首创举办街艺节,今年已是第九届。本届街艺节以“精彩街艺愉悦百姓,美好音乐温暖城市”为主题,致力营造“流动音乐的城市”。百余名来自海内外的街头艺人走进上海各城区的旅游景点、公园广场、购物商圈,为市民观众带来260余场精彩纷呈的“零距离”演出。“上海街艺节”已不单单是街头艺人表演的专属节日,更是游客行人、商家集市、市民观众和街艺“粉丝”所盼望的美好生活和温馨时节。“听着他们的歌声,觉得生活特别惬意。”“他们都是十足阳光的‘好孩子’,演唱也很有水平。”这是街艺“粉丝”们发自肺腑的心声。

为了保持上海的街艺水平,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坚持在艺人中实行考核制度和“退出”制度,公开招募遴选,重点吸收有才华且综合素质较好的“新鲜血液”,通过考核后加入街艺团队。每年都会有二十多位新艺人加入进来,街艺团队目前有100位左右、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艺人(其中有二十多个乐队/组合和六十多位独唱独奏的表演艺人)。街艺团队约八成艺人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海归和研究生学历的也不为少数。他们用娴熟的音乐技艺和高超的演唱实力,让属于城市生活的曼妙旋律在街头响起,也让街艺成为上海的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

为期8天的街艺节落幕了,但上海街头艺人的音乐表演依旧如常,温暖城市,温暖你我。

本报记者 吴翔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