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云)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徐汇区在2017年成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获国务院表彰。在“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徐汇区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还有待增强的产业“核爆点”等问题,在滨江地区推进建设上海首个开源模型创新应用生态园区,上月底,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在徐汇西岸正式启动。
目前,徐汇区集聚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期智研究院、三大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等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平台,创新高地初步成型。
在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徐汇已汇聚了相关企业和机构近200家,包括互联网大厂、AI企业、生态链场景公司等多元参与者。近期,首批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大模型备案的8家机构企业中,徐汇区占3家,分别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体系)、MiniMax(ABAB大模型);两批次《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中,上海共21个,其中徐汇区占14个,产业集聚度、显示度、影响力走在全国前列,为打造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集聚区打下基础。
同时,徐汇区在数字文娱、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等优势产业领域拥有大量数据链主和技术服务企业,目前已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品40余个,区内企业之间已初步形成生态合作。
为充分发挥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先发优势,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模型创新策源地,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赋能和产业健康发展,徐汇区在今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全市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专项政策——《徐汇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针对大模型训练、优化可能面临的算力瓶颈,《若干意见》每年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不超过算力成本的30%、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若干意见》还首创性地提出算法备案等奖励条款,鼓励企业履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要求。
上月底,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在徐汇西岸正式启动。这是市区联手共建的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社区,在寸土寸金的西岸传媒港先期推出约一万平方米孵化空间,争取成为各类通用大模型、垂类大模型、大模型应用创新初创项目落地徐汇乃至上海的第一站,以最高优先级政策支持,打造“全国第一、唯一、方方面面配套最好的、最具竞争力的大模型创新社区”。
“模速空间”选址所在的徐汇滨江,是上海人工智能空间布局的关键载体、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人字形”布局交汇点,由西岸科创和漕开发科创双品牌强强联手、共同打造。
据徐汇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模速空间”将发挥中心城区“中心辐射”功能,围绕“1+1+5+N”功能体系布局,打造开放数据平台、测试评估平台、算力调度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夯实要素保障;同时,面向消费、文娱、医疗、金融、教育等大模型需求转化快、先发优势强的垂直应用领域,打造若干行业级生态社区,以最高优先级政策支持,推动各类垂直场景小模型“首发首秀”。特别是针对大模型初创企业资金投入大、算力需求紧、合规成本高、市场对接难等痛点,在寸土寸金的徐汇滨江,为空间入驻企业提供“梯次递进”的优惠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