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血栓患者数量日渐增多。为了提升公众的“防栓”意识,上海市肺科医院携手本市多家三甲医院肺血管病专家开展血栓防控及筛查相关知识的普及活动,指导广大市民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醒患者防范血栓带来的危害,刻不容缓。
血栓风险无处不在
血栓是在血管内形成的血凝块,可以随着血流流动堵塞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组织和器官供氧不足,相关脏器无法供血供氧或导致血液无法回流,造成致命影响。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刘锦铭教授介绍,血栓性疾病主要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患者较为熟悉,比如脑梗、心梗;静脉血栓通常发生在深静脉,如大腿根部,一旦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进而形成肺栓塞,造成胸痛、咯血或痰中带血丝、面色紫绀等。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会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形成。生活中,静脉血栓离我们并不远,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主任王岚教授指出,除了大众所熟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外,生活中长期久坐、过度肥胖、熬夜、吸烟等,都是血栓的危险因素。
“防栓”于未然更需早干预
近年来,肺栓塞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症状表现多样,而可怕之处就在于疾病前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圣青教授表示,要重视易栓症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当前防治血栓的手段主要如下:1.建议症状较轻的患者多喝水、多运动;2.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药物、口服抗凝药物;3.机械预防,如弹力袜、下肢充气加压装置等。
谈及治疗,王岚教授表示,及早防控和及时诊断可精准识别患者,筑牢血栓诊疗“防火墙”。在新药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肺栓塞的致死率逐年下降,目前肺科医院临床统计的数据已降至1%左右。这是内外科联动高效诊断的成果。
科学有效筑牢防栓屏障
远离血栓需要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做起。王岚教授强调,要加强“防栓”意识,积极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久站久坐、控制体重、坚持锻炼、戒烟、低脂低糖饮食,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和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对于普通人群,定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也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刘锦铭教授建议健康人群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及早发现血栓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用药来及时控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想预防血栓,需要根据医嘱针对原发病进行预防,按照医生的指导服药。
防“栓”之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从当下做起,不让健康被“栓”住! 乔闳 图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