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朱 光
8小时的俄罗斯戏剧《静静的顿河》可以一天也可以分两晚看完;马林斯基剧院排演的16小时的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分四天看,每一次还有2至3段近30分钟的休息可供进餐;5小时的马祖耶夫弹奏的拉赫马尼诺夫5部钢琴曲一晚可以看完,但一定耗费精力——毕竟,这位以激情乃至强悍著称的钢琴家曾经在巴黎弹塌一架钢琴,虽然事后他透露钢琴脚的螺丝没有拧紧;上昆55出全本《牡丹亭》演完也有8小时,此番推出了2小时集萃版……只有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才能集聚那么多剧场“马拉松”。
剧场“马拉松”,是在当前碎片时代,人们对“慢生活”的呼唤。从前慢,戏也长,如今戏长待情长。那么多观众热衷去剧场长时间“沐浴”于艺术,其实也是对细腻感受、深刻体验、情感碰撞的期待——这正是碎片化时间感受不到的切肤之情。
剧场艺术,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剧场乃至舞台的形状、大小,与观众席之间的距离,就是“特定空间”;剧目的长短不仅关乎情节或情绪本身的容量,也关乎观众的体验,也就是“特定时间”。从来没有人“规定”一台演出“应该”多长。戏剧进入室内剧场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而戏剧已经诞生数千年。400多年前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是个半露天的场地——与中国古戏台差不多,有顶,但是三面无墙。有钱贵族可以直接买坐在台口的坐票;钱少的观众可以买低廉的站票。还有小贩穿梭其间,颇像我们百年前的茶园。因此,在课植园里上演昆曲《牡丹亭》好似“新鲜”,其实是回归传统。这也是如今,戏剧可以笼统分为大剧场、中剧场、小剧场、沉浸式等各种物理形态也不违和的原因——戏剧,可以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重新塑形。
从前慢,戏也长。一方面是时空决定,另一方面也是生活习惯造成。中国传统戏曲往往在新春期间,由地主邀请戏班来上演连台本戏,感谢一年来长工的辛苦劳作、也是福泽乡里。这样的戏,每晚上演,会连着演上十天半月。除了《牡丹亭》,还有《狸猫换太子》《七侠五义》《红鬃烈马》《长生殿》等都可以慢慢上演几晚至十几晚。影视不过百年、网络不过半个世纪,百年前的普通百姓甚至不识字也看不懂书。唯有看戏,是大众最普遍的娱乐。因而,当时的戏不仅可以演得很长,也可以不在剧场内。苏州虎丘曲会,就是明清两代因昆曲盛行而由民间自发的昆曲集会,有万人齐唱昆曲之盛况。明代文学家李流芳的《游虎丘小记》中提及:“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从前慢,戏也长,还由地域文化和民族特性决定。细想一下,最近我们能看到的特别“长”的戏,大都来自俄罗斯。开篇4台演出之中3台来自俄罗斯,还有同样由中方制作人钱程邀约来自波兰的“剧场的巨人”陆帕导演的5小时《酗酒者莫非》、5小时《狂人日记》。对于观众能否看完较长的戏,陆帕说:“好多人害怕时间。而导演是时间的主人,而非时间的奴隶。其次,很多人未必有勇气来看第二遍,所以第一遍会看得很仔细。伟大都在细节里。”凡是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总是会创作出史诗。战争让列宁格勒被围困900多天,市民依然会去图书馆看书、士兵在废墟里找到钢琴依然会举行小型音乐会……《静静的顿河》来自圣彼得堡玛斯特卡雅剧院——正是当年的列宁格勒。俄罗斯拥有丰沛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版图之广大、环境之严寒。为求生存,人对于环境气候的挑战、天灾人祸的抵御、民族精神的发扬等,都会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相对恶劣的环境,更容易出现对人的精神的刻画与颂扬。例如新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瑟的戏剧,总是聚焦无尽且无法言说的个体孤独;人尽皆知的所谓颂扬友谊实则是为战友送行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出自始终与英格兰纠结的苏格兰高地;而我们有《黄河大合唱》……
但是,要创作超过一般演出时长的戏剧,需要勇气、投资和观众的耐心。同样呈现战争对人的伤害的话剧《宝岛一村》3个半小时,看完还有抚慰人心的暖暖的肉包子,因为有喜剧的“外貌”与食物的慰藉,似乎从未有人说它“长”。但是2013年8小时话剧《如梦之梦》推出巡演时,最高票价超过千元,被诟病“高价”,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到它的时长相当于4部其他话剧——意味着制作成本的成倍增长……今年12月22日起将在北京上演的央华版《如梦之梦》开票一个半小时就卖出了500万元票房。
我们越来越喜欢剧场“马拉松”,证明了这一类型剧目的“稀缺”恰好击中了观众的心灵,甚而是种对于肤浅、一般化的艺术作品的“抵制”。能制作、上演超长戏剧和演出,证明了导演、编剧、制作人乃至剧团和剧场的文化自信、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观众的水准。能欣赏超长戏剧和演出,证明了观众对生命深切体验的渴求、真切丰富情感的热望以及整体审美水准的升华……戏长,是因为情长。想看长戏,是渴望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