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平
日前,我在上音歌剧院观看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杂技剧《天山雪》。走出剧院大门,听到许多观众感叹地说:“原来杂技剧不仅很惊险、很好看,还可以如此动情!”确实如此。《天山雪》是继《战上海》之后海派杂技剧的新收获,是一曲“逆风飞翔”的雄鹰精神的赞歌,是一部体现浓郁民族风情的杰作。
杂技剧《天山雪》是沪疆两地交流合作70年历史的艺术记录。它描写了一段从建国初期解放军屯垦戍边,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青年投身边疆建设,再到中巴公路的修建,一直延续到新时代上海新疆两地杂技艺术合作交流的历史长卷。全剧由13幕21个杂技节目构成,沪疆两地85位杂技演员参与演出,包括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英吉沙县阿迪力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和泽普县歌舞团5家演出团体。20多位来自新疆的演员,已经在上海排练一年了。全剧主要通过杂技语言讲述故事情节,一只意象化的“雄鹰”始终贯穿着全剧,并在全程高能的杂技表演中融入戏剧、舞蹈、幻影等多种元素,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都很强。
《天山雪》进一步解决了剧与技的关系问题。戏剧要讲故事,塑造人物;杂技则是技,呈现杂技演员的绝技。两者能不能做到巧妙结合,是杂技剧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天山雪》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初,一位上海女知青响应号召赴新疆当教师,恋爱结婚生子,丈夫为修路牺牲,儿子来上海马戏学校学杂技,成长为教练,又培养出一批新疆孩子,参加“抖杠”节目表演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小丑”大奖,载誉回到新疆的故事。剧中21个高难度的杂技节目,有12个是为该剧度身打造的新创节目,因此贴合度比较高。比如草帽舞一折,通过一群女演员在田头传递挥掷草帽的美妙表演,整齐而又多变,平凡而又奇崛,把劳动的艰辛和舞蹈的优美结合得很好。又如高空走索节目,表现修建中巴公路打造一条“友谊路”的艰险,在两座山头之间,安置了一条长长的绳索。总编导李春燕特意改变了绳索的长度、支点、承重等多项技术参数,大大提高了演出的难度和惊险度。新疆“高空王子”阿迪力作为艺术指导,多次来沪指导演员训练。一次次难度极高的高空走索,手执长棍行走、徒手行走、搀扶行走,直至在高空绳索上负重、翻滚、飞身前行等绝技的展示,使观众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惊呼。
《天山雪》的成功,在于进一步解决了剧情演绎与杂技展示的结合,杂技、舞蹈和人物设定、戏剧情节充分融合。在“丝绸之路”这一幕中,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数字视觉技术,营造出仙境,一条红绸的上下翻动、神女们的穿梭飞舞,让观众身临其境走进龟兹千佛洞的壁画里。这是全剧中最具舞蹈性、神秘感的一幕,吊环顶技,口衔茎长两米多的荷花飞舞,给观众呈现的是一个大唐盛世、群神共舞的美妙景象。对于女演员来说,她们同样完成了更强大的自我挑战。
上海杂技团团长梁弘钧告诉我:“剧中,有12个为该剧量身打造的新创节目,需要杂技演员们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训练。”尤其是为了体现戏剧与杂技的相辅相成,演员们需要在技巧训练的同时,增强戏剧表演的能力,要学习如何刻画人物。对于杂技演员来说,这无疑是新的考验,是从“技”向“艺”的质的提升。《天山雪》里有好几场戏,展现了新疆文化、新疆风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庆丰收”这场戏。这场戏表现的是棉花丰收,新疆的小孩老人和汉族同胞载歌载舞的场景,非常具有新疆特色。
《天山雪》进一步体现了海派杂技剧在追求现代戏剧性和舞台统一度方向上的探索和尝试。此外,富有诗意的朗诵的插入,更增添了杂技剧的文学色彩和思想寓意。
《天山雪》的成功,也体现了多媒体、灯效、音乐、服化的完美磨合,达到了综合的舞台效果。以多媒体为例,为了让观众能享受到沉浸式的视觉体验,主创团队不断改进设计方案,虚幻引擎软件、动作捕捉技术等前沿多媒体技术的创新使用,让舞台画面有了电影的质感。
结尾,80多人的载歌载舞,满台生欢,生动地体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紧密团结、相亲相爱的场面。这台杂技剧的成功,本身就是民族团结的产物,在中国杂技史上,也是值得记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