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吴冰彦
扫码看视频
◆沈琦华
与陈引驰约在复旦大学光华楼的办公室。作为古代文学专家,他似乎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兼具全球眼光的学术世界,另一个则是饱含责任感的当下社会。
陈引驰一边埋头修补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块块青花碎片,一边秉持着真诚与承诺,努力传播着中国文化,教大家如何在心中孕育起一缕祥和的气韵,知所适从,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在一次迎接新生的讲演上,陈引驰分享了“有长久意义的价值”:关怀现实,开拓学术,兼容自由。“在我们未来有限的人生当中,我相信这些价值是不会变的”,陈引驰说。
1 带孩子们“观澜”的意义
早几年,陈引驰花费了很多精力编写了系列的普及型文化读物,比如《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等。
“我们希望做成这样一本书,可以置于孩子的床头,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装进旅行途中的背包里,可以在春日的午后,写作业的间隙,通勤的公车和地铁里,翻开来读几页,一整天都会感到生动明亮。”陈引驰这三本书的导言中这么写道:“之后,孩子和初学者们才可能去亲近和理解黄钟大吕与泣血哀歌。”
陈引驰把这个称之为“观澜”。陈引驰希望,“第一次看海”留下的美好印象,能够内化为现代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素养和文化认同。陈引驰选诗文,有三个基本想法:其一,要美,读诗文的过程就是体会、汲取文字之美;其二是要古今沟通,基本感情、价值观念与今天能吻合;其三就是少而精,一本足够。
“你应该熟读”系列之后,陈引驰近年又主编了中华书局版的“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邀约对相关的传统经典有精深研究的学者,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向读者大众介绍传统经典及其所传载的传统文化内蕴的精华。一年多以来已出版了两辑十种,其中他自己所撰写的《庄子通识》颇得《庄子》研究大家陈鼓应教授的赏誉,不久前他来复旦大学参加学术会议,特意约陈引驰见面,赠以最新的论文集《道家哲学主干说》。目前后续的一辑也正在编辑刊行过程中。
陈引驰在一家书店做活动,有个8岁的小孩,问了他一个全场最大的问题:道家和儒家到底有什么区别?之后,在一次谈“我的读书经验”的活动中,陈引驰有见到了这个孩子。小孩又问陈引驰:为什么你在讲座中提到,要真正了解道家,不仅要读老子和庄子的书,还要读《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这个孩子给陈引驰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让陈教授看到了,今天社会是有非常大的了解中华经典的需求的。
“如今,经典教学在传统教育中越来越突出,这看起来像是个新趋势,其实是个旧传统,古往今来,中华文化的传统都是强调阅读经典的,但是,阅读经典需要有个导读人,可以带领读者由浅入深,一步步去阅读和认识这些经典。否则,很多经典读起来是有障碍的,也不一定能读懂。我恰好认识不少学界的朋友,他们对中华经典各有专攻,他们中的有些人,原本就在做一些经典普及的工作。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2 促进中国价值和世界眼光的交融
陈引驰笑说自己如今也“很卷”,忙得不可开交。2022年中,一纸任命,陈引驰走马上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十年前,2012年,也是三月份,陈引驰参与组建了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家研究中心,任副主任,2020年开始担任中心的主任。这些岗位,都需要陈引驰拥有宽阔的视野。用陈引驰的话来说,因为传统文化,也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努力促进中国价值和世界眼光的交融”。
1980年,少年陈引驰就读于华师大二附中。当时师大二附中的英语老师课堂上全程用英语教学;曾经的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都有海外留学经验,有一回,物理老师在简捷明了地讲完课程内容之后,觉得“没什么可说”了,便拿出了一本英语原版的《科学家的故事》说:“该教的都教给你们了,你们英语好,谁上来读一下。”初中时,陈引驰一度非常喜欢俄罗斯文学,从诗人普希金一路读下来,到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这儿,转而溯源爱上德国古典哲学,自己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等艰涩难懂的书。在当时爱读书的同学们自行组织的学生文学与学术社团“惊鸿社”里,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学,都有热烈的偏好者,开阔视野的意识,大约那时就开始萌发起来了,进入大学之后,更有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在眼前延展。再后来,陈引驰的硕士导师是陈允吉教授,博士是跟着顾易生教授念的。陈引驰回忆:两位老师都鼓励博览多识,从来不屑于言及功利地读书、撰文。
2016年,陈引驰以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身份去德国访学,去到了图宾根大学黑格尔与谢林、荷尔德林曾一起居住的学生楼,走在黑格尔任教过的海德堡大学中,时光瞬时穿越。那些和同学们高谈阔论,一知半解地耽读德国古典哲学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如今,陈引驰的博士生常常感叹老师对上到先秦诸子,下至近代学术,旁及东西方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诸般议题的通晓。这背后是早年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学习和研读,如今方能给予学生跨界的洞见与指导。他以自身的实践向学生们证明,文史哲类的研究不应受到学科分野的限制,交融汇通,要有全球视野,才能感受到学术世界纷繁多彩的魅力。
3 经典依然需要当代的诠释
即便“馆长”“主任”事务性工作繁忙,对于陈引驰来说,最要紧的,还是做好学问,当好老师。1993年,初登大学讲台的陈引驰,以同为大学教师的父母为榜样,详尽地写下各门课程的讲义,此后仍不断删改、调整;至今,多次开设的课程,每学期的讲稿通常能达到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近教师的本分。
什么是“师道”,陈引驰答,授业解惑之外,好的老师更像是学生的守护者,最大化地引发着对爱、自我、价值、精神、心灵领域的探寻、理解。陈引驰的研究领域很广,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海外汉学等,都有涉猎。虽然有很多学术构想,但作为导师,陈引驰从不强行为学生安排研究课题,也不会为学生设定好绳墨陈规,而是依造个人不同的禀赋、爱好与追求,施以援助,帮助他们走向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个普通人在世界中应当如何自处?世俗的成功是要追求,但也不能因此丧失自我。学术的研究虽然有其独立自足的价值追求,但多少也该对个体的生活和生命有所助益。陈引驰说,自己研究老庄和道家,最初只是出于学术兴趣,并无太多与生命体验的联系,但久而久之,最终还是对自己有意想不到的潜在影响,比如可能不断促使自己从更开阔、包容和多元的立场来看待所处的生活境况以及各色人事。
能走上学者的道路,陈引驰自认为在于对多元而交错的时代及其中的人物和文化的兴趣,对文化的精神传统希望能有通贯的认识。“真正的经典是处在始终不断的诠释之中的。”陈引驰教授在所著的《庄子讲义》的结尾,写下了这句话。学术的世界辽远广阔,犹如陈引驰早年出版的一本文学评论集的书名《彼岸与此境》,虽然人在此境,但依然能时时遥望彼岸。
人物简介:
陈引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有《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讲义》《中古文学与佛教》等多种,译有《唐代变文》、《中国中世纪的终结》等,主编“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