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阿根廷国宝级诗人自选集《离岸的花园》 诗歌里的萤火虫 来到光影斑驳的成长界点 《归海》:故事的路径与讲述的螺旋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3-11-19
张翎新作书写战争中女性的创痛与勇气,求生的智慧与果决……

《归海》:故事的路径与讲述的螺旋

◆潘采夫

几年前我去温州,温州城边有一条江叫瓯江,江心有座岛叫江心屿。我随游客上渡船登岛,这岛古树森森,像一座绿色的舟停在瓯江中央。阅读岛上历史记载,读到了熟悉的名字,赵构到杭州以后惊魂未定,金兵的铁骑已狂飙南下,大有饮马长江之势,赵构已然被吓破了胆,他坐着皇家官船往大海的方向跑。到了瓯江的江心屿,高宗停了下来,倾听金兵铁骑的声音。脚下是瓯江的流水,前面已是汪洋大海,真的要“乘桴浮于海”吗,这是一个问题。又过了一百多年,赵构的后人给出了答案,在一个叫崖山的地方,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蹈海而死,亲手终结了南宋。

这个故事给我带来的印象如此强烈,以至于我在读张翎的最新小说《归海》时,总是会把小说情节与赵构往事缠绕在一起。小说女主人公一家就是温州人,暮年的母亲随她在加拿大生活,并在养老院去世。女儿从母亲的遗物中发现母亲的经历,远比她想象中复杂,于是回到上海、温州,寻找母亲的踪迹。她发现母亲在温州经历了战争,家破人亡,在日军子弹下死里逃生;后来,在饥荒和“文革”中煎熬,一次次试图逃亡。坚韧的母亲以许三观般的残酷献祭,养大了自己的女儿。女儿考学走出温州,母亲随着女儿去加拿大生活。父亲带女儿打猎遭遇了命运的重击,他们渡过的是瓯江……几百年来温州人浪迹世界,也许都是从瓯江出发。不过他们比宋高宗更加果决。

温州人,成了《归海》中的人物,当然因为张翎是温州人。温州土地贫瘠,靠近大海,台风频繁,自古以来,匪患不绝,这些环境因素造成了温州人吃苦耐劳、不贪恋土地、不惮于冒险、到处生根的性格。我不知道张翎有没有对温州人进行人类学分析,但《归海》里边母亲那超人的意志,敢与日本军官谋皮的胆识,母女出海又归来的人生路径,仿佛专为温州人而设。

《归海》是张翎“战争的孩子”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讲的是女性面对战争危难的勇气,战乱中求生的智慧与果决,讲的是从栖身之地逃亡又重回故土家园的寻根历程。母亲死前的反常表现,母亲与女儿特殊的情感,女儿从母亲的遗物开始时光倒叙,最后发现母亲被战争伤害了一生,这样一个痛苦的事实,让母亲的人生有了一个答案。这样一个追寻故事,被张翎写得极其漂亮,她有着西方经典小说家讲述故事时的好习惯——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设置阅读悬念,让故事的铺排就像温州的土地一样坎坷不平。女儿的寻访过程、梅姨的叙述、与老外丈夫的通信,三条叙述的飘带形成螺旋,并在交叉处埋设暗门,当你以为推开了一道门,又有一道埋伏等着读者,让读者在通往谜底的三岔路口徘徊。尤其在小说的最后,女主人公小凤,从姨妈的平淡讲述中,发现一个五雷轰顶的事实,原来自己十几岁时深爱的老师,竟是母亲秘密相恋的情人。

故事推行至此,张翎也不乔装改扮了,她就是那个老练的故事猎手,把我这个老鸟轻巧命中,一个踉跄一个跟头。当我以为一切都已经大结局,感情的潮水开始放纵奔流的时候,作者还能够布下一道绊马索,够狠的。而更为动人的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在去香港的偷渡船上,中学老师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决然跳下大海九死一生,深爱他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女儿,放弃了一死了之的想法,而水性精熟的女儿同样为了母亲,没有投奔怒海,放弃了爱情的希望。这一切都发生在母女并不知道他们爱着同一个人。

张翎的讲故事方式真是洒脱又理性,她用偶尔的俏皮和戏谑让自己从惨烈的故事中小幅抽离,以免陷入共情的江水中不能自已。

读完小说,我隐隐感觉到作者把小说命名为《归海》的意思,但又难以描述,命运的河流碰撞、冲刷、融合,变成更大的河流流入大海。女儿的追寻历程从小河开始,归入瓯江,汇入母亲的如海的怀抱。如张翎所说:这是一个疼痛和狂欢的过程。

“战争的孩子”三部曲,《劳燕》是第一部,《归海》是第二部,前两部的文学成绩,让我对第三部充满期待。虽然张翎第三部的写作,冥冥中也仿佛受到了“战争创伤”,但我相信,她经历伤痕累累,依然能够返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