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微更新,从打开空间到“打开”心灵 讲述精彩故事  共享发展机遇 一江一河又添新亮点 见树见人做好阳春面
第4版:要闻 2023-11-23

一江一河又添新亮点 见树见人做好阳春面

市政协委员就吴淞江生态廊道建设建言献策

闵行区赵家村旁的吴淞江生态廊道已初具规模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2023年度年末委员视察“吴淞江生态廊道规划建设情况”专题活动暨重点提案督办中,相关部门介绍了吴淞江生态廊道的规划和开发建设等情况。多位委员也为打造这个“一江一河”新亮点建言献策。

“一江一河”版图再扩

吴淞江生态廊道作为虹桥商务区151平方公里范围内重要的生态骨干和滨水空间,也是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提出:高品质打造吴淞江生态廊道,加快推进廊道内低效建设用地清退,优化生态廊道内空间布局,扩展“一江一河”版图,塑造“苏河之源”国际滨水会客厅。

目前,闵行区已实施吴淞江一期150亩和二期589亩造林项目,贯通一条东西横向滨河紫堤绿道。通过整合沿路林地空间并串联各个区域地块,建成具有秋色变化及天际线起伏的林带风貌,并在林地内建设游玩步道。嘉定区已在吴淞江(江桥段)沿岸实施223.1亩造林项目并对外开放。项目种植乔灌木达1.14万株,地被植物覆盖面积达到1.33万平方米,设置步道长度达到2.5公里。

两会相关提案办理

今年两会期间,祝学军、沈永铭、林先燎等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关于科学合理调整吴淞江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充分发挥生态廊道建设对虹桥国际商务功能再提升的建议”(第0292号提案),从区位优势凸显发展价值提升、规划缺陷制约周边功能提升、闵行范围开发建设成本亟需优化平衡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存在问题。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介绍,管委会与市规资局、市绿容局和闵行、嘉定区共商,回应了提案中建设用地比例和指标统筹方面的建议。当前,吴淞江生态廊道仍需按照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的管控要求,落实建设用地面积、森林覆盖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等约束性指标,同时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布局优化,后续将吸纳有关建议与市有关部门和相关各区积极予以推进落实。

市里其他各部门也提出了关于吴淞江生态廊道优化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比例、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在市级层面统筹平衡等方面的建议,市规资局答复相关意见时指出在管控开发边界、建设总量,确保生态廊道整体空间品质的基础上,支持研究相关建设用地指标支持政策,如研究对部分市级重大项目指标单列的可能性,助力打造区域生态服务与公共开放活动的复合型空间。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表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虹桥商务区需要打造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配置的高地,吴淞江生态廊道现状与国家战略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距离。未来希望利用好吴淞江独特的景观和生态优势,以及商务区日益提升的区位价值,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滨水空间。

以人为本融合建设

在本次活动座谈会上,以人为本是共识。祝学军委员建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为公共设施建设留点空间。生态廊道是为人服务,要让人能稍作休息,要有厕所,有餐饮。他认为,见树见人很重要,要让人能够亲近。不少地方种树喜欢层次,第一层灌木,第二层小乔木,第三层大乔木,但这就把人阻拦了,让人亲近不了。“见绿不见人,等于一碗阳春面,少了那一勺猪油,少了些许葱花,没有灵魂。”

徐雷委员用可达性和开放性两个关键词表达了和祝学军委员相似的观点。他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滨江刚开始建的时候,我和我太太两个人,大冬天从外滩一直走到徐浦大桥,途中冻得连喝口热水都找不到地方买。现在慢慢好起来了,有厕所,有咖啡买。”

钟力炜委员提到水陆两栖船,“前两天我试坐了苏州河游览船,而国外有水陆两栖船,我不清楚有没有可能引入水陆两栖船,把河上景和河里景有机联系在一起”。

融合也是重点关键词。王伟委员说,要打通堵点,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和推广,每一段也要有特色。另外,服务设施的建设不能占用过多的建设用地,可以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资金平衡方面,翁华建委员建议,要靠土地的价值提升,生态的建设有利于土地的价值提升,所以生态建设在这个区域也应该先行。另外,翁华建委员认为,从大虹桥的大科创功能来讲,这里是一个宜居的环境,能够吸引高层次人才,也就有利于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