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石库门绰影(钢笔画) 酒仙桥路上的快乐司机 时空一致的亲人 人间仙境喀纳斯 文学需要“祛魅” 出奇制胜
第12版:夜光杯 2023-11-24

时空一致的亲人

戴荣里

距离改变不了血缘关系,但亲友更像精神纽带,成为思想中的牵挂,邻居则有空间物理意义上的踏实感。之所以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认识,是人性现实性的需要。“近邻不如对门”,则更强化了这一点,年轻不知道俗语的魅力,年老方悟俗语洞穿世事的力量。

今年去乡村调研,有一对回村生活的退休员工,子女分别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工作,老人指着照片炫耀,足见对子女的喜爱之情。但两位老人平时生活多亏邻居照顾;在一个特殊时期,男老人突发脑溢血,要不是邻居们想办法急送医院,后果难以预料。说起孩子,老人骄傲;说起邻居,老人则万分感激。

我始终没有脱离学校教育,知道很多老教授的故事。教授们教子有方,后代漂洋过海求学并安家者,不在少数,这些孩子成为教授们的谈资,教授越老,身体越弱,越会喜爱前来拜访的学生们。邻居和学生,成为这种名有子女而实不惠的教授们的依赖。我每每去拜访教授们,听到这些消息,心中慨然。如今,我也成为老人,每当有学生们来看我,多有欣喜之情。这些近在眼前的学生,邻居一般,倍感亲切。

前不久到一村子走访,听说一个故事。甲乙两家是祖传几辈的邻居,几年前因为盖房产生过纠纷,成为不说话的仇邻。乙方家孩子外出打工,空留一位老人在家。夜间乙家发生火灾,甲家全家出动救火并抢救出老人。乙家孩子回家,跪拜甲家,从此两家和好如初。甲乙两家的故事,颇能说明邻居的重要。

常年在外漂泊,故乡越来越远,亲戚成为假期中探望的牵挂,家中老人成为乡亲们照顾的对象;老家盖屋,多亏乡亲们帮忙,我在外也搭不上手;那年母亲去世,抬棺出殡的路上,我想,母亲养育了我,而她的晚年,倘若没有乡亲们的照顾,生活不会那么愉快。乡亲们的嘘寒问暖,成为母亲晚年的寄托。我这个儿子,只是母亲精神上的一份挂念而已。

漂泊的过程,其实就是感受世间人情冷暖的过程。曾有过十几年在工程队工作的经历,工友们是最贴心的“邻居”,他们不是亲友,胜似亲友。平时,并肩作战,嬉笑怒骂,喝酒品茶;急难时,亲如兄弟,伸手助力。有一次急病,多亏工友们把我送到附近乡镇医院。人生的许多坎,正是这些工友们帮助渡过的。后来在泰城安家,人在工地忙,难能回家一次,好在家属院邻居多为同事,家中有事,也多承蒙邻居们照顾。

北京的高楼没有乡村的平房亲切,也无家属院邻居的亲近,但邻居的照顾、帮助同样不少。常在电梯里遇到北京老街坊,没有乡音那么亲切,却有提醒你的关怀之意。早晚打个招呼,心底就有一股暖流。亲友成为精神上的牵挂,而这些邻居则日渐成为现实需要。每当在庭院里看到那些围着棋盘而战的老人,就感觉到邻居相互依附的重要性。

刚搬来这个小区时,邻居是一位城管人员,多次与我交流如何去做一名和蔼的城管,并相约空闲时聚聚。邻居常提醒我诸如又有快递到了的消息,后来他换房走了,我俩还常发信息。远方的亲友因有空间上的隔膜感,纵使微信视频形同眼前,远水也解不了近渴,而邻居则是时空一致性的存在,会给你物质精神的双层安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