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
《史记·项羽本纪》有“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一节文字,其中“生彘肩”三个字,似乎从来也没被注释清楚。难点在于:一、项羽怎么可能拿生的彘肩请樊哙吃?虽说“力拔山兮气盖世”,但霸王好歹文艺青年的气质还在,否则何以吟出流传千古的《垓下歌》?断不会如此无礼吧。于是,有人给“生”字作考证,说雕版、印刷时缺损所致,当是“全”字的讹传。很有道理啊。二是彘肩,解作猪肩肉。猪有肩吗?我长那么大,倒没注意,这是知识结构的严重缺陷。赶快“度娘”,权威的解释全躲了起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网页给你上“猪只身体解剖图”——猪果然有肩,肩肉的位置大致在猪颈肉的后方、前腿肉的上方,面积不大,俗称“梅花肉”。然而,“全”+“梅花肉”组合,在我这里通不过——“全”的概念,必须在有明确“边际”的状况下才能成立,如餐饮中“全鸡全鸭全蹄髈”,一点儿不糨糊。一块边际不清的猪肉居然称“全”,令人难以接受,现实生活中恐怕没人会这么讲。
“彘肩”究竟是块什么肉?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写道,唐代大臣崔安潜笃信佛教,不碰荤腥,宴请同僚时,用面粉或蒟蒻做成假的“豚肩”“羊臑”并上色来对付,“皆逼真也,时人比于梁武。”“豚肩”就是彘肩;“羊臑”是什么?羊的前肢下半截,或指(人)自肩至肘前侧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按照对等原则,在豚肩和蹄髈之间画等号,说得过去。《礼记·礼器》:“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陋矣。”证明拿蹄髈做祭品,是常见的风俗。
事实上,我们平时所谓“肩膀酸”“五十肩”,更多的是偏于膀而不是肩。
啰里啰嗦,只为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蹄髈在秦汉时期,是上等食材。
作为猪肉精华部位之一的蹄髈,深得高净值人士青睐,有案可稽。
徐珂《清稗类钞》说,乾隆帝每逢过节都会宴请群臣,赏赐他们的并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不曾煮熟的蹄髈。
《清稗类钞》谈掌故,最大的不足便是不讲出处。我在昭梿《啸亭续录》一则“派吃跳神肉及听戏王大臣”,倒是找到一条大内吃蹄髈的线索,“……膳部大臣捧御用俎盘跪进,以髀体为贵;司俎官以臂肩□骼各盘设诸臣座前。上自用御刀割析,诸臣皆自脔割,遵国俗也。”
昭梿与徐珂,身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前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七世孙,他的话,可信度较高。
由于蹄髈美味,民间吃起来也决不含糊:“迷弟”之一,当数陆游,自有他的诗为证。《金瓶梅》第41回(两孩儿联姻共笑嬉,二佳人愤深同气苦)记月娘等人在乔大户家吃的第二道菜,便是“顿(火+夸)(炖烂)蹄儿”。晚年唐鲁孙念念不忘年轻时吃过的酱肘子、水晶蹄,称:“大家凑在一块儿聊天起来,没有一位不是馋涎欲滴的。”现在,游人去周庄,品尝或购买“万三蹄”的不在少数,如此方觉不负百元门票开销。
那么,项羽给樊哙的会是怎样一只全蹄髈?红烧和酱汁少有可能,因为秦汉酱油尚未发明;推想走油蹄髈的可能性反而大,那时,水煮、煎炸、汽蒸等烹饪方法已被采用,而煮、炸、蒸“三连动”,恰恰是走油蹄髈该走的程序。
走油过程就是去油过程。人们面对肥盈腴满却毫无惧色,而且十分享受那张“三连动”后的皮,袁枚《随园食单》:“有土人先掇其皮,号称‘揭单被’。”多么形象,多么幽默!此时的蹄髈肉,呈现一丝一丝之状,甘旨嫩滑,入口即化,老少皆喜。
前不久,我在云南昭通豆沙关古镇品尝了一道“走油蹄髈汤”——蹄髈经煮、炸后烧汤,上覆一层类似豌豆苗的绿叶蔬菜,几乎不见惹眼的油花,另类别致,清香可口。
想不到风靡江南的走油蹄髈,“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西南山坳坳里安营扎寨,正应了孟夫子的名言:口之于味,有同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