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油画《头发飘逸的女子》 本版图片 记者 王凯 摄
唐寅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
达·芬奇的真迹来了!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三展最重要文物《头发飘逸的女子》昨天下午2时在上博展厅和中方点交(见下图),随后开箱上墙。
由此,18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和18件国宝级中国书画全部布展完毕,在明天开幕的中国最高规格的达·芬奇作品真迹展上,观众将首次见证这场跨时空的“东西对谈”。
达·芬奇真迹露面
本次展览中来自意大利方的作品中包括达·芬奇笔下最具神秘感的油画真迹《头发飘逸的女子》和首次来华的《大西洋古抄本》11幅珍贵手稿。《头发飘逸的女子》是帕尔马国家美术馆馆藏,是意大利唯一一件可出境展览的大尺幅达·芬奇画作,2019年参展卢浮宫“达·芬奇展”纪念巨匠逝世500年。
绘于1490年的《头发飘逸的女子》只有书本大小,达·芬奇用铅白颜料绘画在橡木板上,属于一件草稿。达·芬奇用细小的波浪线笔触勾勒出女子头发轮廓,让其看起来随风飘动,女子侧头俯视,卷曲的头发如同湍急的水流,有着东方女性的外貌神韵。整幅画面拥有绝美的光影表达,完美结合了写实和写意。它既是一个象征,也是一个谜语,代表着达·芬奇的实验精神。他试图探索在二维空间中,描绘复杂现实的新技法。这次,《头发飘逸的女子》随同胡桃木相框和外玻璃展柜一起运到了中国。
意大利帕尔马国家美术馆文保负责人玛丽亚·格罗迪表示,为了文物安全所以连框带盒一起来到中国,这张意大利国宝有专门的定制展柜名叫“CLIMATE BOX”(气候之盒),可以调节稳定盒内的湿度和温度,在意大利展示之时就是这个原貌。
和《蒙娜丽莎》类似,女子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意大利学者研究发现这件作品大概率是达·芬奇名作《岩间圣母》的草图,是一件未完成的草稿。玛丽亚解释说,更合适的讲法是,这是一件完整且严谨的初稿。
明四家“恭候”多时
“我们的唐伯虎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中方联合策展人之一、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兴奋地说。站在《头发飘逸的女子》跟前,观众的视线可以360°环绕,看到5至6张相互呼应的中国古画,展陈设计之妙,不到现场是无法感受到——左侧第一张是唐寅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这张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仅展出过3个月;向右侧望去,第一张五代《闸口盘车图》分别呼应达·芬奇在机械制造设计的成就,另一张仇英(传)《送子观音图》和达·芬奇的传世作品《岩间圣母》相衬。
展厅设计将中轴线让给了远道而来的意大利“客人”,上海博物馆挑选出的18件镇馆之宝,形成了长方形的外围动线。策展团队并没有将两幅东西作品并峙“强行关联”,而通过门廊和梅花窗棂,形成擦肩而过的呼应、对望。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官员、意方策展人达仁利赞叹,“这个展览的举办地非常独特,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中心腹地人民广场,不仅是国内外顶级的博物馆,也是唯一一家能够实现此展览项目的博物馆。得益于它丰富的馆藏,我们才能够想象、勾勒并完成意大利文艺复兴天才达·芬奇与同时代的中国传统及艺术杰作之间的对话。”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这个展览采用独特的对话方式,带大家进入一场跨越时空、超越想象的曼妙之旅。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东西方在相同时代却迥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欣赏到东西方跨越千年在不同时代却又异曲同工的艺术风格。
配合“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举办,上博文创还以“东西方艺术的对话与融合”为基本开发理念,推出200余种文创产品,包括马克杯盲盒、冰箱贴、书型抱枕、千页加密手稿、镜像杯、纪念票根、手提宫灯、团扇等。展览期间,还将策划推出艺术影像导赏活动,通过艺术纪录片的导赏,让观众全方位了解艺术大师达·芬奇,进一步解读各类传世作品背后的故事。此外,展览配套图录、主题套餐、艺术下午茶等也将同步上线。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