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对话郎朗 超千万人与木偶相遇 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专题展开幕 郎朗:不必复制我的模式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3-12-12
办学开社区“大师课”

郎朗:不必复制我的模式

心中的旋律要如何用手中技艺去“描绘”?“键”入佳境要如何在感性和理性中保持平衡?昨晚,作为2023杨浦“社会大美育”精品课,钢琴家郎朗在YOUNG剧场为市民观众和广大琴童带来一堂社区“大师课”。

昨天,得到郎朗指点的共6名学生,分别来自上海郎朗音乐世界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年龄最小的陈子豪仅8岁。嵇晓寞弹奏的莱茵赫德《即兴曲》赢得了全场的掌声,9岁的孩子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对乐曲的理解都非同一般。郎朗纠正了他在某些段落的音量处理问题,并教他如何用拨弦的方法弹出短促的音,孩子领悟力飞快,迅速作出调整。吴优男是唯一来自上音附中的“外援”,他演奏了李斯特超技练习曲中的《马捷帕》,郎朗在细微的音乐处理上给出了意见,比如“不要都依靠手指力量,可以借助臂力”。

无论是现场还是直播评论区,针对“如何保持练琴的动力?”这一个被反复问到的问题,郎朗说:“你要能不断给予孩子新的内容,新曲目、新方法、新尝试。练琴当然是枯燥的,但若总是痛苦、只有痛苦,那一定是方法出了问题。”另外,“坐到钢琴前,你要明确自己今天的目标,不是盲目地反复弹奏。音准、旋律、音色,你要知道自己在练什么。”

有趣的是,满满当当的观众席里既有不同年龄段的琴童,还有不少中老年“学生”。他们都是家中带娃主力,娃娃练琴他们负责“陪练”。难得的是,这些好学的爷爷奶奶名副其实地做到了不但“陪”而且“练”。

临开场才匆匆赶来的赵美琴,一手牵着外孙一手拿着琴谱包。外孙学琴两年,她也没有闲着,课上负责记笔记、课下督导孩子练琴。她说:“年初开始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小孩子学的乐曲越来越复杂,我就去老年大学报了个钢琴班,本来是为了能听出他哪里弹错,没想到自己弹弹倒弹出兴趣来了。”

郎朗一直被视作琴童的楷模,很多孩子以他为榜样希望有朝一日能登上世界舞台。如今,郎朗不仅是一名钢琴家,也是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他说:“我的成长经历和成才故事,是中国大多数琴童的缩影,有过坎坷、走过弯路。我希望能把自己求学路上的那些经验和收获分享给正在学琴的孩子,鼓励他们去抵达那个彼岸。”

去年,郎朗创办的钢琴学校——上海郎朗音乐世界落户杨浦滨江。中国钢琴教育家朱雅芬和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前院长加里·格拉夫曼的加盟,让教研团队更添力量。除了日常教学,学校每月还会邀请国内外钢琴家来校授课。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