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是严格的老师吗?
答:严格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态度,而是要讲究方法。如果一个孩子练琴只觉得痛苦,得不到丝毫乐趣,肯定是方法出了问题。
问:郎朗能被复制吗?
答:恐怕不能。每个人的潜力不同,韧性也不同。做一个钢琴家是跑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即便有些天赋不错的孩子,进入赛道早,一时领先,但只要稍微懈怠就会被反超。
问:为什么有些看似颇有优势的钢琴天才,跑着跑着就不见了?
答:可能他们失去了对艺术的追求。又或者成功来得太快,不珍惜,就想着省力……很可惜,艺术没有捷径。
问:你觉得你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我没什么特别的,值得一说的大概就是“永远对自己不满足”,“不满足”让你始终想要学到更多知识,越学越觉得自己渺小,就更拼命去吸收新的知识。
问:你的老师给你带来怎样的养分?
答:巴伦博伊姆既是音乐家也是哲学家,他总能深入浅出地教会你生命的道理。你或许一时无法消化,但当这些长在你身体里,终有一日会让你领悟。格拉夫曼教授的知识更为直接,让你在他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演奏中迅速成长。
问:如何保持生命能量?
答:随时随地能睡着。无论是飞机上、地铁上或是出租车上,这对于总是满世界飞,一直在倒时差的人,是非常有用的技能。还有就是快速适应的能力,有时候你在飞机上一觉醒来,眼前是全新的世界,你要迅速融入,进入状态,才能带来精彩的演奏。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