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不拔牙不种牙,无挂钩义齿无手术补全缺牙,用真牙享口福(专版) 冬令时节话房颤(专版)
第16版:新民健康专版/医技 2023-12-12

冬令时节话房颤(专版)

刘旭

刘旭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医务工作者(2012-2014年度);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交大优秀博导;上海银蛇奖提名;中国Rotor俱乐部创始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自199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基础和临床研究,至今累计完成各种心律失常介入手术50000余例,房颤导管消融手术近30000例。

入冬后,来到心内科问诊的病人日益增多,分诊数据显示,就诊患者中老年患者占了大多数,对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刘旭教授给我们解答道:“老年人在冬天会感觉自己心脏不舒服,出现气短、乏力,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心房颤动,也叫做房颤。”通常来讲,在抵抗力较弱的群体中,老年人是比较需要警惕房颤的发生的人群,尤其是本身就患有一些例如高血压、高血糖或糖尿病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由于很多房颤患者的病症是不显著的,发病时常常会被患者忽略,因此房颤又被称为“隐形杀手”。

心脏不舒服,是否是房颤?

心脏需要规律地跳动,而房颤就像是心脏无节奏地“乱弹琴”一样,一旦心脏的跳动没有正常的规律,就很危险。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5%。发病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高,在8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了27%。

房颤作为危害性严重的一种疾病,很多病人却没有及时关注自己的早期病症,这对于房颤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是不利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尽早发现房颤,我们可以先通过一些手段自查。如果您经常感到自己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胸闷不适、脉搏不齐、失眠多梦、紧张害怕等,就要注意自己是否有患上房颤的可能性了。为了更高效明确地判断病情,建议您有不适时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断,这样有助于医生对您及时地治疗。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房颤不仅会危害人们的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质量降低:房颤患者常常出现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严重者可能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甚至引发急性肺水肿。

2.脑梗死及血栓形成: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十几倍,因心房收缩能力降低,血液流动减慢,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到达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大脑,引发脑梗死。也可能引发栓塞内脏动脉、眼动脉、冠状动脉和肢体动脉等并发症。

3.心功能疾病:房颤增加心肌梗死风险,也可导致心衰和心率失常性心肌病。心房与心室的不协调收缩降低心脏射血能力,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4.脑部疾病:房颤与痴呆也有关系,可能引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负担。

5.增加死亡率:房颤是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合并心衰时,房颤患者的死亡率较正常人增加。

综上所述,房颤对健康的危害非常严重,患者应及时治疗并进行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

冬季为何易发生房颤?

房颤的发生虽然与冬季天气寒冷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寒冷的因素可能导致多种生理反应,进而增加房颤的风险。冬季寒冷的气温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也会引起血管收缩。同时,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会增加感染和炎症反应对心脏的不良影响,进而增加房颤的发作可能性。

简单来说,可以将冬季易发房颤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因:

1.温度下降:冬季气温较低,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会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使心脏负荷加重。这会导致心脏电活动变得不规则,容易诱发房颤。

2.气温变化:冬季气温波动大,尤其是寒冷天气与室内暖气的差异较大。频繁的温度变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干扰心脏电活动的平衡,容易导致房颤。

3.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影响:冬季气温下降会引起血管收缩,这会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高血压是房颤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此外,冠心病是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寒冷天气会使冠状动脉痉挛,也增加了房颤发生的风险。

4.感染和呼吸道疾病:冬季感染流行,人们易感染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这些疾病可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与免疫系统的失调,炎症反应与心律失常有关,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不稳定,进而引发房颤。

5.季节性情绪和心理压力:冬季天气阴沉,光线减少,人们容易产生压抑和沮丧的情绪。压抑和焦虑等情绪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应激,影响心脏电活动稳定,增加房颤发作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房颤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不同人群可能有不同的主要诱因。因此,减少房颤发作的关键是积极预防,同时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

凛冬已至,我们该如何预防房颤?

在入冬的当下,我们也需要结合冬季的特殊性去预防房颤,以下是冬季日常预防房颤的一些方法:

1.首先是注意保暖,尤其是胸部、颈部和腿部。

2.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尽量避免在极冷和极热的环境中过度活动。

3.注意丰富营养和保持水分,选择高蛋白、低脂肪、低盐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4.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等低强度的运动。

5.控制情绪,避免精神压力和紧张状态,以免刺激自主神经,引发心律失常。

6.管理慢性疾病与其他入冬面临的疾病,及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除了预防外,如果您有房颤的症状或其他疑虑,还是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切不可拖延时间。

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是有效应对房颤的手段

目前房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其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另一种有效的手段是导管消融手术:这是一种不留任何东西在心脏内的微创治疗。其原理是用一根直径2毫米的导管沿着血管到达心脏,对心脏的异位兴奋灶进行消除。和传统药物治疗手段相比,它可以大幅降低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刘旭团队淬炼出的“肺静脉隔离及转子消融的胸科术式”和“房颤转子-胸科标测方法学”,使得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成功率达到国内领先甚至是国际一流水平。同时团队一还直投身于前沿技术和理念的探索,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用腔内超声替代食道超声检查,希望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让更多房颤患者都能在疾病被治愈的同时获得安心的幸福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