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明
现今的“元旦”,也被国际上称之为“新年”。相传中国皇帝颛顼曾经有“元旦”之说:“元”为农历正月,“旦”为初一。南北朝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曰:“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此诗描绘了人们元旦新年的喜悦心情。但几千年来,中国的“元旦新年”实际上还是“春节过年”,本质上是阴历纪年法。我国真正实际使用“元旦”是1921年,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当时尚未叫“元旦”)。殷商甲骨文对“元”“旦”“新”“年”四字,有其真正意义上的释义。
甲骨文“元”,指事字,合体构形,上下结构。从甲骨文字形上看,“元”字上部“二横”是一个“上”字,形容人体最上面的是头部,下面如一侧立“人”形。“二”“人”上下合一为“元”字形,凸显其头部,意为“人”之上为“头”,是人体之首,有最高之义。《尔雅》曰:“元,首也。”“元”以人体方位作导向,本义是人头,引申为首领、元首、首脑。“元”还可以形容一切从头而来,有开始、首次之意。《说文》曰:“元,始也。从一,从兀。”“元”“兀”二字实为一义。《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一年的第一个月叫“元月”,“元月”的第一天叫“元日”。所以,有“三元”之称: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
甲骨文“旦”,会意字,合体构形,上下结构。上部“日”形似太阳,下部“口”形似大地,因为古人认为地下皆空。“日”“口”相合表示早晨的太阳从大地升起。“日”“口”中间二笔重合,表示太阳初出时尚未离开大地。“旦”的本义是日出天亮。《说文》曰:“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有些甲骨文“旦”字最下面是“一横”,代表大地。而有些甲骨文“旦”字形上下皆为“日”形,“日”和“日”上下叠加为“昌”字,古文字“旦”“昌”属同源字,表示太阳在水面上升起时形成一个相同的倒影,说明古人在创造象形文字时的细心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元”为始,为月之首;“旦”为日,为天之首,合称“初始之日”。
甲骨文“新”,会意字,合体构形,左右结构。左偏旁“辛”形似一棵树,右偏旁“斤”如同古代斧钺之形,是农作物的一种砍伐工具。“新”即古文“薪”,本义是柴薪,指砍伐树木。《说文》曰:“新,取木也,从斤。”由于砍伐树木时出现新的树心,故曰“新”,假借为新的人或事,如新人、新年。《尚书·胤征》曰:“旧染污俗,咸与维新。”汉代《古艳歌》曰:“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也有甲骨学者将左偏旁的“辛”释义为一种木枷,用右偏旁的“斤斧”劈开“木枷”,让犯人重获新生,后演变为更新,假借作新旧之意。
甲骨文“年”,会意字,合体构形,上下结构。上方的“禾”泛指收割下来的农作物,下方为“人”形。“禾”“人”相叠,指人背着收割下来的成熟禾稻回家,意寓丰收,被称为“年”。《说文》曰:“年,古孰也。从禾,千声。”《谷梁传·桓公三年》曰:“五谷皆熟为有年。”
我国真正采用公元纪年法并称之为“元旦”的,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9月27日,与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接轨。考虑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依旧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