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组织成员在停放非机动车
这里,建立了全市首个由沿街商铺党员组成的党支部,“零散”党员找到了组织;这里,用“护照集章打卡”的模式,将门责内容分解为具体行动;这里,为商户和街区创造了议事平台,“街区朋友圈”越来越大,问题解决也越来越顺畅;这里,有治理也有服务,各种激励机制优化了营商环境,也吸引商户继续留在组织中……
在今年“十佳自律组织”中,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新闸路“街委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制度模式的不断创新,令商户和街区越来越有“获得感”。
“零散”党员找到了家
上海银行延中支行网点负责人周望寅的手头,有本“集章护照”,城市清洁、商户责任区宣传、垃圾分类培训等10余项活动都有“专属页”。商户参与活动,就能集到一枚章,集满即可前往“街委会”兑换相应权益。这样的“护照”,自新闸路“街委会”成立后,已发出了五六十份。“护照”有红蓝两种颜色。商户中若有加入街区商铺党支部的党员,发的是红本,其中额外有一枚“参与组织生活”的章,其余则是蓝本。
原来,去年街道通过前期调研摸排所有沿街商铺及其员工,发掘出不少“散落在外”的党员,组建了中共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街区商铺支部委员会,目前已有近10位党员。这也是全市首个由沿街商铺党员组成的党组织,不仅党员们找到了家,也推动沿街商铺从服务管理拓展到组织覆盖,为自律组织奠定了基石。
举办论坛高效沟通
“街委会”覆盖的新闸路路段(成都北路-江宁路)全长1256米,共69家商铺、相邻10个居住小区、4个居委会,业态包括餐饮、超市、美发、银行、打印、房产中介等。去年街道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街委会”成员代表,推出门责管理工作“共治·共享”论坛,采用“商户提问、现场答疑、专家赋能”的方式,定期组织活动。
街道城运中心副主任王勤记得,一次论坛上,有家商户提出店面所在大楼货运电梯有噪声,影响做生意及休息。职能部门与大楼物业沟通,物业一方面联系工程队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另一方面也与商户协商了电梯的使用时间段。“如果没有平台,商户可能要打投诉电话,兜很大一圈才能找到人处理,现在这些小问题能又快又有效地解决了。”
“街区朋友圈”越来越大
商铺自律组织的成立,如同建立了一个“街区朋友圈”,商户可以拓展资源、寻找商机,政府部门则能更好地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
对上海银行来说,反诈宣传如何触达更多居民一直是网点想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律组织平台,周望寅与同事们可以与居委会联系,走进周边小区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去年,街委会还梳理筛选了数十家优质商户,印制了“邻里石二优享券”发放给辖区居民与上班族。“商铺很欢迎这种引流形式,通过街委会平台可以拓展街坊邻居生意。2.0版优享券很快就会推出。”街委会负责人李博说。
近一年来,新闸路“街委会”开展入户督导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工作24轮次,针对责任区管理要求(门前市容面貌和垃圾分类)、安全要求(防台防汛、防火防灾)、文明城区创建等内容开展集中培训2场,区域入户宣传培训728人次,开展城市清洁行动3场,参与组织特色大型活动3场,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