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晖
有些人习惯在咖啡馆读报纸。好朋友喜欢带本书去家附近的咖啡馆念。“咖啡馆的小伙子不停往我水杯里加水,很是热情,原来他是要过来瞅一眼我手里的书的书名。”朋友笑说。有一次,在晚餐约聚之前,我特意空出两个多小时,拿了一本在读的长篇小说,逛了一圈新开张的日式杂货店后,在它的餐饮区坐下来,要了一杯咖啡,突然发现长条桌前有好多本时尚杂志,遂把小说放进包里,改看杂志。
市区行走,基本不带书了。乘坐地铁,基本看人。年轻男女,各种独一无二的青春打扮,多好看啊!但若去某个实体书店,一定买上一本书,算作对实体书店的支持。那日有事去静安区文化馆,发现咖啡室图书角除了有人在看书,书柜还有一排排的新书。“卖吗?”“卖的。”速速扫描了一遍,买了一本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自传。卖咖啡的小姐高高兴兴地收了款。
虽然肩上的包变沉了,但回程脚步轻快。精彩附着你的身,精华随了你的缘。
有一次,与朋友约午餐,说好要探讨新加坡小说家张惠雯的最新小说集《在北方》,与《在南方》有什么不一样。各自带了一本《在北方》,喝茶,说书,各自从包里掏出一本。“当场办公很棒,以后再来。”
随身携带的书,一种精神的口红。
2021年春天,去舟山参加一个文学奖的评选。评选的地点是在一家书店的二楼。那是一位作家开的书店,一楼展示着画油画学生的一幅幅作品,书的归类与书的选择都令人喜欢。评奖休息的当儿,下楼买了四本先前选好的书。携带的旅行箱子留有空地,本来是要来买舟山的黄鱼干。黄鱼干烧肉,以前在那里尝过,滋味美妙。这下,黄鱼干的地盘让给了书。海岛之夜,海风,书香,多重魅力。阅读的地点不同,思考也变得别致。
2023年秋天,数位文友一起去安徽参加采风活动。行李里没有书。有人说,他带了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捎话》,比他获茅奖的《本巴》写得更好。住合肥的两个晚上,不客气地问带书人要来看。借书的绅士只能去看电视,或者找人吹牛了。
一行人辗转到了安庆,去参观安庆的最美书店。上得二楼,发现一本《云水一年》,日本人写的“永平寺修行记”。队伍跟着介绍者紧凑迅疾地在窄窄的走道里行进,不好意思停下来叫人等着。快速在当当网上写上书名,存着。
最后一站是马鞍山。黄昏,酒店的窗前是树木葱茏、一泓池水、建筑优雅的城市中心城区,跟我们白天参观的宏伟鞍钢成为互补,是历史悠久又具现代活力的马鞍山。
准备离开酒店的早晨,发现走廊装饰柜台上堆叠着数十本《课本上的马鞍山》,当地文旅局编的中小学生教辅书籍。要了一本,对于了解马鞍山的历史人文,普及性读本正好;回程展读,可以抚慰对马鞍山的眷恋与不舍。
我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旅程半路上对书的“饥不择食”,全是因为行前怕重不再放书于行李中。但返程携书,好比意外结交好友,也自有一番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