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葱香芋艿羹 难忘一元“压岁钿” 繁花似锦个记忆 “台盘”“台面”变方言 铃子、夜东京搭上海泡饭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4-01-21

“台盘”“台面”变方言

文/叶世荪

年节时分,“台面、台盘”成为上海人口中常用词语:“年夜饭个台面摆勒啥地方?”“新开饭店菜式、台盘侪蛮讲究嗰”“朋友聚会,台盘浪闲话覅瞎讲!”方言词语“台面”有时也称作“台盘”,在上海话里有十分丰富的含义,并且这些含义大多早就出现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成为现今普通话基本不用的方言,应该是后来慢慢形成的。

“台盘”的基本含义就是桌面,“台”为桌,“盘”是面;“圆台盘(面)”即圆形桌面,“小台盘”即小型桌面。唐代《酉阳杂俎》写一只狐怪:“直上设厅,穿台盘出厅后”;宋代《太平广记》里说有只蹲在佛龛内的猕猴,“长六七寸,前有一小台盘子,方圆尺余,内食品物皆极小而甚备”。

桌子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供人吃席,上海人曾将“摆圆台面”作为宴请聚餐的代名词,把平时不用的圆桌面摆放出来,表明有重要节庆或重要客人到了。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中写道:“大家团团围坐一桌圆台面,无拘无束,开怀畅饮”,说的就是这种情景。唐代《玉泉子》描写朝官会食:“逡巡舁抬(台)盘出,酱醋亦极香新”,那就是连桌面带菜肴一起端上来了。这种临时加大的桌面有时并不牢固,你看:《海上繁华梦》中有人“起手把台面一搀,但听得‘咯琅’一声……菜盆茶碗碎了一地”。此外,像这样众人依次围坐会餐的席面,也常被比喻为有头有脸的正式场合,所以,“不上台盘(面)”就表示没身价、没出息;《儒林外史》中写道:“胡老爹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

有时放在桌面上的未必只有酒菜,譬如唐代冯衮做苏州刺史时,“多纵饮博”,酗酒加赌钱,大胜后慨然赋诗:“八尺台盘照面新,千金一掷斗精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当然这种“大胜”是别人刻意行贿亦未可知。不管是猜拳赌酒还是麻将纸牌,既然赌局是凭桌展开,后人便直接将桌面上的赌资赌注隐称作“台盘”或“台面”。评弹《十五贯》中写道:“照台面一罚,输得精光”;上海话说:“台盘小眼白相相”,意思就是赌额少一点,玩玩而已。另一方面,由此“台盘”也被用来指代权贵人物应酬交际的场面。《官场现形记》中写道:“这种不配抬举的,不应该叫他上台盘”,意思是不使他出现在上等交际场合,而并非不给饭吃。同样道理,如果在重要时刻出了洋相、练坍了台盘,那就是人设崩塌,“坍台”了。晚清小说《市声》中写道:“虽然上当,然而台面上是坍不得台的”,即是此理。

在古代,还有人用桌面上的陈设来显示奢豪富贵。唐代《玄怪录》写已然成仙的裴谌,“坐于堂中,四青衣捧玉台盘而至,器物珍异,皆非人世所有”,是为“玉台盘”。五代《北梦琐言》说“巴巫间民,多积黄金,每有聚会,即于席上罗列三品,以夸尚之;云安民有李仁表者,施泽金台盘,以此相高”;是为“金台盘”。清代小说《新上海》中写道:“这副银台面打造得十分精致”,是为“银台盘(面)”。这时的“台盘”又成了高调露脸、互比嘚瑟的展示台;所以,“台盘”也可以释为场面、场子。上海话“绷台盘(面)”“扎台型”都可以用在此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