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为“科创中心”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发布了法规和政策文件,以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完善,提高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积极性。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上海市政协委员游闽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然存在堵点。
由于高校原则上不允许以现金对外出资成立公司,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参与产业实践的能力。而民营企业普遍对高校偏基础、前沿的研发成果缺乏消化吸收能力,不愿意承接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而国有企业又往往对长期投资存在盈利压力,缺乏与高校开展长效合作的动力。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行为涉及科技、财政、税收、组织人事、审计巡视、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由于政策协调性不足,改革难以推进。成果转化需要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很高,而技术转移机构限于国有工资管理,很难对照市场化给予相应的激励。
同时,现有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基金很难“投早、投小”,也导致了大量高校待转化成果无人问津,错失良机。
针对这些短板问题,游闽键建议参考“上海产学研合作奖”2023年一等奖项目——“轿车动力总成零件国产装备与工艺验证平台建设”的蓝本。该项目合作方之一由上海交通大学、临港集团和科研团队共同出资组建,企业与高校“母体”联手攻关,将产业化优势与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紧密结合,在临港建成了一条“发动机缸盖、变速器阀体柔性混线制造验证线”,并突破了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应用瓶颈。该项目中,高校与企业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的经验,非常值得推广。
他同时建议,引导、支持国有基金向高校的基础性研究项目转化进行投资,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评奖评优加分机制和领导尽职免责机制等,提高投资积极性。
而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人才则应制定更明确可操作的激励规则,例如提供现金奖励规则;就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跟投方式、投资比例限制、分红要求等制定明确的指引规则,并优先在国有基金投资的项目上进行试点。本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