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去年12月,上海顺利完成首批3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口腔诊室建设,口腔服务能级再上新台阶。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执行院长,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学科带头人蒋欣泉建议,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出发,合理分配资源至每个社区,特别是人口密集或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增强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效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同一个枢纽,下连社区居民,上接二、三级医院,实现病患与优质医疗资源的精准对接。近年来,上海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像中医科、口腔科等也进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足了民众多元需求。
从过去努力的“小而精”,到现在争取的“大而全”,如何在未来能够做到“大而精”等,这就需要精准地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蒋欣泉委员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在人员数量上已逐步满足文件要求,但整体上看基层社区口腔医疗团队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体系尚未正式构建完善,他也建议,发挥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等“国家队”的指导作用,建立一个完善的口腔医疗服务网络。
上海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积极探索嵌入社区的养老机构,像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医养结合,为虹叶养老院老人提供疾病咨询等健康服务。在构建更趋完善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合理分配优质资源下沉,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蒋委员建议,通过构筑患者反馈和服务评价机制,定期收集居民意见,不断加大优质资源下沉的频率和力度,构建一个更公平、高效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