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老城深宅  彩墨 拾“钱”记 扬州一的哥 鸡汤与鸡肉 先好好爱自己 上海闲话中的“落”
第14版:夜光杯 2024-03-08

鸡汤与鸡肉

西坡

老早看过一篇文章,号称是个真实故事。

说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张大千去敦煌临摹壁画,历时两年零七个月之久。其间,大千经常让厨师给自己煮鸡,一煮就是几个小时,完了,大千只喝鸡汤,余下的鸡肉任由厨师等享用。

文章最后写道:“厨师还暗自高兴,岂不知鸡中的营养经过六七个小时的熬煮,早已尽数到汤中,剩下的鸡肉就是肉渣了。这也是我们高汤的制作原理与价值所在。”

张大千是丹青大家,同时也是声誉极高的美食家、烹饪师。因此,大千吃鸡只喝鸡汤不吃鸡肉那档子事儿,影响了许多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鸡汤比鸡肉更富营养,犹如板上钉钉。

另一个似乎不容辩驳的例子是:在同时代人中,李鸿章差不多活到79岁,算是克享遐龄。其养生之道,吴永《庚子西狩丛谈》一书有所披露:李鸿章在贤良寺时,“早间六七钟起,稍进餐点,即检阅公事……午间饭量颇佳,饭后更进浓粥一碗、鸡汁一杯……”

看,每日至少一杯鸡汤,那就是长寿秘诀。

对于鸡汤的滋补作用,至少我,或比我高一两辈的人,都笃信不疑。

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文学或影视作品里,给伤病员喂喝鸡汤以滋补身体,乃是天经地义的操作。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写道,贾母着了些风寒,王夫人和王熙凤前去请安,“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贾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我尝了一尝,倒有味儿,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受用。’王夫人笑道:‘这是凤丫头孝敬老太太的,算他的孝心虔,不枉了素日老太太疼他。’贾母点头笑道:‘难为他想着。若是还有生的,再炸上两块,咸浸浸的,喝粥有味儿。那汤虽好,就只不对稀饭。’凤姐听了,连忙答应,命人到大厨房传话。”

显然,王夫人、凤姐、贾母的认知里,鸡汤和鸡肉的主次关系,非常分明。记得吗?现代京剧《龙江颂》里,江水英带病工作,阿坚伯见她又是一夜未睡,眼睛都熬红了,心疼不已,给她送来了鸡汤……

不过,原浙江大学副校长郑强教授有个演讲,里面说了那么一件趣事:太太怀孕,丈母娘可劲地给女儿喝鸡汤,而把剩下的鸡肉一股脑儿留给女婿吃,似乎女儿需要营养,女婿只配吃“落脚货”。郑教授当时的反应却相当积极,他幽默地说:“我就拼命吃啊吃。丈母娘不懂,其实鸡的主要营养成分都在鸡肉里边儿呢!”

郑教授这番话,对许多人来说,颇具颠覆性。

那么,究竟是“老例”对还是“郑强”对?

我仔细爬梳了一些资料,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郑强”靠谱。

总的来说,鸡汤可以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B6、维生素B12、铁、锌和硒等。这些成分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相比之下,鸡肉则富含更多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鸡汤乃鸡肉长时间高温炖煮后所得,然而鸡肉中许多矿物质、脂肪及维生素等,在整个炖煮过程中被溶解到汤里的只是一小部分。我看到一个数据,简直不敢相信——即使炖煮很长时间,溶入汤里的蛋白质含量也不会超过总含量的10%,即,大约90%的蛋白质仍然留在了鸡肉里!

尽管贾母吃鸡的理念有些偏差——重鸡汤轻鸡肉,但是,我们不得不说,鸡汤总是绝大多数着凉患感冒的人的首选。据说美国超市也学到了中国古老的养生之法,出售针对感冒患者的利乐包鸡汤。事实上,在头昏脑涨、胃纳极差的状态下,患者乐意接受的恐怕是汤而不是肉。自然,贾母仍旧不失为一个榜样:喝汤不忘吃肉,两头通吃。稍感遗憾的只是她吃肉的占比还不够大。

回到拙文开头,那个洋洋得意于模仿“大千吃鸡法”的餐饮机构CEO,不是愚就是蠢,心里想着给顾客发奖金,结果净给人家开“空头支票”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