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老城深宅  彩墨 拾“钱”记 扬州一的哥 鸡汤与鸡肉 先好好爱自己 上海闲话中的“落”
第14版:夜光杯 2024-03-08

上海闲话中的“落”

褚半农

动物下崽,我在其他文章中多次看到有用“生”字,也有用“下”字等的。这是普通话中的表示法,那么,在上海方言中用什么动词呢?

可以肯定的是,决不会用“生”“下”这两个动词的。我们从小听大人说的就是“落”字,小到老鼠兔子,大到猪牛羊,还有家养的宠物猫狗等,凡是动物的这个过程,都用“落”字,如“一窠落仔10只兔子”“落仔5只小狗”“老母猪落小猪猡哉”等。这个语境下的“落”字是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书上有记载,表明其流传有序。清末民初浦东陈行人胡祖德编的《沪谚外编·生肖歌》中就有书证:“四月蔷薇开来语头多。兔子双双来做窠。月落一窠小兔子,子息多来劳碌多。”山歌说的是4月里蔷薇开花时,语头(花蕾)很多,兔子成双成对来做窝。每月落一窝小兔子,子女多,事情也多。优秀传统沪剧《阿必大回娘家》中,也有这个义项的“落”字:

必:(在内应声)伲婆阿妈在落黄狼。雌:(对内)死货色!许:啥个落黄狼?(《传统剧目汇编·阿必大》第1集第14页)

这段对话说的是,许媒婆看到婆阿妈“面孔黄来”,就想问为什么这样。阿必大抢在前面,告诉许媒婆,“面孔黄”是因为“伲婆阿妈在落黄狼”。许媒婆一时不明白,继续问“啥个落黄狼”时,婆阿妈一五一十将情况告诉了许媒婆:实际情况是婆阿妈前段时间小产。阿必大一句“伲婆阿妈在落黄狼”,是在奚落婆阿妈——既然是在“生”小黄狼,“生”的人当然也是黄狼了,而“黄狼”在上海方言中是指“黄鼠狼”。阿必大利用机会,从口头上狠狠地出了一口平时被欺负积聚起的恶气。

方言中不用“生”“下”字是有道理的。因在上海方言中,女人怀孕才称“生”和“生小囡(孩)”,而分娩是称“养”和“养小囡(孩)”的,二者分得清清楚楚。而“下”在方言中根本没有生养之词义。加上人和动物的繁殖后代用词必须要区分开来,我们老祖宗就选用了“落”这个动词,很有特点的一个动词,它本身就有掉落、掉下之义,如《阿必大》中婆阿妈的流产,在方言中就称“小囡(孩)落脱了”。

这个表示动物下崽的“落”字至今还在松江府原住民中使用,例句很多,如《青浦县歌谣分卷》一首《十二样生肖》山歌中也是这样用的:

四月蔷薇开来女头(花蕾)多,兔子双双去寻窠。人人话我呒大媚(媒),我月大月小落一窠。(《青浦县歌谣分卷·十二样生肖》)

这首山歌是上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调查时搜集上来的,意思同《沪谚外编·生肖歌》基本相同,说的也是兔子每月“落”一窠小兔子。

《吴方言词典》(1995年8月版)“落”词条共列10个义项,其中第4个是“牲畜产仔”。义项没有错,但范围似窄了些。因为牲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使之繁殖而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畜类,可理解为家畜、家禽的统称。黄狼、狗等都不在牲畜之列,它们下崽可不可以用“落”字呢?当然可以,也一直是这样用的,那么,这个义项应该修正为“动物下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