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智慧快餐 崇明田头话 美的代价 创造朋友 徽墨情 冰城微微暖气吹 歌声是心灵的翅膀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3-31

创造朋友

李大伟

想不到过了六十岁,老树爆新芽,我又有了新朋友,来自网上。互联网时代,随时对话、即时视频,千山万水亦无碍。再怪癖的想法都可找到知音。如果你有个癖好,一上线就可能形成龙卷风,你就是轴心旋涡,一不小心,朋友遍天下。

我既不会侍花弄草,也不会逗鸟斗虫,化石般地存在,一天三顿饭,终日双袖抱。幸亏识字,还能翻翻书,苦中作乐无事忙,力破空寂。

现在的我:线下读书、线上交流。先组织读书群,设立交友平台。群聊名称:六艺书友会。入会无会费,群名又古典,但不玩古文字,全部白话文,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群里人数迅速飙升上限。

因为群,聚拢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退休者多,空巢者多,过午不食者多。于是每周一中午,请同一话题的朋友到我家聚餐,十人圆桌,围绕主题交流,边交流边品尝。纯粹吃饭。饭局那天,司机到地铁口接与送,参与者每人带个菜。我家阿姨烧得一手好菜,最后炖一锅什菌汤,曲终奏雅。既无酒店油腻,又比食堂便宜。我送一锅汤,遍识天下同道,“德不孤,必有邻”。饭后茶话会,我家来客多,来客送茶,于是家如茶铺,常为之发愁,如今借来宾吐故纳新。每席选一个话题,意味着每席换一拨人,在群里招募响应者,欢迎群里人,外带同道者,雪球越滚越大,再组建一个群:酒肉朋友,吃吃谈谈。

有时世界突发重大事件,关心者有困惑,我就地取材,请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借力这些名师专家,又策划一个个文史之旅,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各路朋友,越走越多,兴趣点越来越广,朋友面越来越杂,朋友圈越来越大。

每年春秋两次国外文史游,随复旦王德峰教授去马克思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市的故居,晚上听王老师谈《资本论》,也谈《红楼梦》《易经》;随武汉大学的赵林教授去希腊罗马,去克里特岛,看铁栅栏围着的一地的拼花瓷砖马赛克,那是两千年前的遗存;跟着北大历史系昝涛教授去土耳其,沿着西海岸,走访遗迹,一直走到特洛伊木马腹下……国内则曾跟着刘统教授重走长征路,看当年红军如何在万念俱灰的时刻,坚韧不拔,走出低谷。我也深深体会到:成功者都有至暗时刻,成功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战胜自我。每次旅行都有新主题、新知识、新朋友。

因为读书会、文史游,不断结识新同道、新朋友,每次结束,总有期待。期待是青春的特质。我们曾拥有那么多无暇企及的文明圣地,因为退休了才有时间一一践行遂愿,才知道暮年远比青春更有趣。

我们期待踏访曾经向往的天下名胜,直立山顶,俯视欢呼:“我来!我见!”最后一句:“我征服。”征服了老年弥漫性的寂寞,岂不痛快!

以和平的心态,探究野蛮时代剑之胜负,以笔之胜负思考人类演变。垂暮之年,依旧赤子之心,岂不快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