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四部华语新片入围上影节主竞赛单元 论学说文  谈艺交谊 网络文学  来点真的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4-05-30
超30万网络作家以现实题材捕捉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紧密联系

网络文学 来点真的

网络文学的写作关注点已经从最初的玄幻类转变到了现实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日前,在上海举行颁奖典礼的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上透露出的数据显示,本届大赛共吸引47254人参赛,同比增长28.7%;参赛作品49102部,同比增长28.9%。相比较第一届大赛只有5000余人6000部作品参加的情况,实现了跳跃式增长。现实题材跃升为阅文增速第二大的品类,逾30万阅文作家参与现实题材创作。

时代发展的机遇给了网文创作以丰富的生活基础,大赛获奖作品有的写大航天,写高科技,也有的写这个时代下的中华儿女,以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为原型展现科技成就的《一路奔北》获得特等奖。

上海元素丰富多彩

《一路奔北》以国产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为主线,塑造了一批年轻鲜活的科研工作者形象,通过具体的项目攻关故事,展现了上海科研技术成就的风采。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告诉记者,主角生活的场景中既有浦东新区各种研究所、产业园的学术科研氛围,又有陆家嘴、外滩等地繁华的商业氛围。整个故事意图真实展示上海的多面性,科技创新、商业繁华以及充满人情味,“带着浓浓的上海元素”。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在谈到个人经历时说:“我在制造业工作近二十年,从未脱离商业环境,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从普通员工做到过管理层,算是有一定的阅历。所以我的作品比较接近真实的职场,不太容易犯脱离现实生活的错误,主角的行为及语言也比较符合身份。”

现实题材跳跃增长

“读者爱看、市场认可、优秀作家和作品源源不断,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路正在越走越宽,形成了非常良性的内容生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谈到。据介绍,现实题材作品主题和叙事手法不断丰富,开拓出“现实+悬疑”“现实+科幻”等细分赛道,以更加多元的创作视野和成熟的文学创作价值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2023年,阅文现实题材作品的阅读人数同比增长21%,其中95后、00后读者合计占比超八成。“现实题材网络文学,是时代的选择。”侯晓楠表示,网络文学扎根生活,敏锐捕捉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紧密联系,反映社会转折的切口与面貌,是距离时代、距离人民最近的文学。

获大赛一等奖的新人作家“泥盆纪的鱼”创作的《剖天》,讲述了一个气象预报员因意外的时间循环回到二十多年前,试图在特大台风来临前挽救母亲和民众的故事。历届大赛的获奖者中,像“泥盆纪的鱼”这样“一书成名”的新人作家占比超四成。本届大赛二等奖由《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和《星斗寥寥云点点》获得。前者以女性视角展示两家三代人的恩怨纠葛,是一部具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悬疑作品;后者是第七届大赛特等奖作品《只手摘星斗》的续篇,讲述了三维扫描技术创业的励志职场故事。

此外,借网约车司机视角丈量当代都市生活的《茫茫黑夜漫游》,剖析国产游戏行业发展历程的《我的游戏没有AFK》,将美食经营与亲密关系经营相结合的《美味关系》等10部作品获得优胜奖。

IP开发青睐网文

据悉,历届大赛获奖作品中已有超7成授权IP开发,覆盖实体出版、有声、漫画、动画、影视、衍生品等不同类型。其中,有声作品制作上线超40部,签约实体出版作品38部,授权影视改编作品22部。

获第四届大赛特别奖的《生活挺甜》聚焦“80后”职场与家庭生活,在今年2月完成了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老有影视总经理蒋云表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魅力在于源于真实生活,但能够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她期待推出更多大胆尝新的、引领市场需求和观众审美的优秀作品,继续将好故事与用户及平台、影视公司连接起来,形成三方良性循环。

本届大量参赛作品在连载期间就得到了出版及影视机构的重点关注,《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狐之光》《手握荆棘》等多部作品均在完结三个月内实现版权售出。目前,本届大赛已有10部获奖作品进入IP开发阶段。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