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日照金山 闲居初夏 “益”和“损”的智慧 霞浦·阳光 家有暗室 一位睿智有趣的上海爷叔
第14版:夜光杯 2024-05-30

闲居初夏

周龙兴

时维初夏,满眼簇新,微风不燥,“正是清和未暑时”。清和未暑是初夏的气候特征,带了点春的淡淡余味,也可说把春最舒怡的部分留了下来,在盛暑之前,再度体味一番。

蔬果渐次成熟,初夏尝鲜,要数蚕豆和枇杷。蚕豆就吃一个鲜,一个嫩。农家人,食材新鲜,菜地到餐桌的距离也很短,可能就隔着一堵篱墙。想吃了,就去围墙边的菜地上摘一篮子豆荚,搬着小矮凳在屋前空地上剥起来。大大的豆荚,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大拇指轻轻一推一挤就出来了。

现剥现炒,是蚕豆最简单和最美味的烹饪方式,烧好了生青碧绿,吃起来齿颊留香。蚕豆有青豆和白豆之分,青豆清香,白豆软糯,往往一盘里两种颜色都有,各取所需。刚上市那会儿顿顿都有,却不嫌不弃,吃着吃着,口感由糯腻转生硬,继而下锅前要每个剪个口子才能煮烂,最后只能剥成豆瓣,放在冰箱里,以后佐菜用。一晃也就一两个礼拜的时间。

江南有嘉果,枇杷最馋人。枇杷属于农家果,我们小区家家户户基本都栽着一两棵。枇杷挂果枝头,从外而里,渐黄渐熟,恼人的事也跟着来了。母亲早上还得意着有几串枇杷已经熟了,还没到下午就不知被什么鸟雀啄掉了大半,才想起要做一些防护措施。

保卫枇杷,刻不容缓。看到邻居都直接用大大的渔网整个地罩住,我们没有大网,就试着把一些带成熟果实的枝用小的蟹网袋兜住,再在边竖两个竹竿,顶上各系一个红色的大塑料袋,吓唬吓唬它们。第一年结果,我们都没有经验。

自己种的枇杷尝起来有一种酸涩感,酸中带甜,正是初夏的滋味。酸中忆夏的还有青梅,想起了杨万里的诗《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吃饱满足,来一场慵懒闲适的午睡多好。

悠然午睡起,邻居送来一捧现剪的缤纷月季。好似被蔬果压了一头,江南初夏的花事略显单调而漫不经心,姹紫嫣红的就数蔷薇、月季等蔷薇科花卉了,木本和藤本都有,花开烂漫,不太容易细细区分。我们家围墙门口两侧植了很普通的单色月季,十多年了,每年修剪二三次。去年底索性就在泥土上留几厘米,然后一锯刀修平整,现在新出的嫩枝也都有大半个人高了,一朵朵深红色的花儿艳艳灼灼。我喜欢的还是藤蔓月季,邻居围墙上就有一架,信步而来,红香绿玉,赏心悦目。

从去年开始,我很认真地种植过一些草木,唯独失败的是碗莲和白兰花,都是夏日的花草。碗莲没有及时放在室内,白兰花没挨过冬天,都是对温度的拿捏不当。选择白兰花有一种自童年以来的喜欢,还特地买过两次树苗。小时候去城里,初夏,路边有卖花的阿婆,竹篾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用细铝丝系好的白兰花,还有栀子花。买几朵回家,别在衣服上,暗香浮动;挂在床边,满室馨香。当巷子里传来阿婆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的声音时,梅雨也快落下来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