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整治堵塞通道及违停充电 今年电诈案既遂数损失数持续同比下降 “卖茶叶”诈骗套路升级  “冒充公检法”耍新花招 “居委会代履职”打通换梯关卡
第8版:社会新闻 2024-05-30

“卖茶叶”诈骗套路升级 “冒充公检法”耍新花招

上海警方上午披露两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

以“茶叶厂招商”为幌子,骗人投资卷走钱款;冒充公检法以“调查”为由,获取老人银行账户信息及授权,随后购买黄金并邮寄……今天上午,上海警方披露两起新型诈骗案,提醒市民警惕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翻新。

老板“茗哥”撒网“招商”

打着“卖茶叶”的旗号、伪装成“柔弱美女”实施诈骗的套路,已屡见不鲜。最近,“卖茶叶”诈骗套路又“升级”——这次换茶叶厂老板“茗哥”出马。近期,上海警方从接报的投资被骗案入手,成功挖出一个诈骗团伙:他们以“茶叶厂招商”为幌子,骗取被害人投资钱款,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去年11月,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接到市民李女士报案。李女士称,她在网络平台收到一条“茗哥”的好友申请,对方自称单身,想与她交个朋友。交流中,“茗哥”透露自己是某茶叶厂老板,并经常发送开会、做慈善、料理家务等照片,塑造出一副有责任心、肯奋斗的形象,渐渐博得了李女士的好感和信任。

一天,“茗哥”邀请李女士加入一个群聊,称群里都是自己的好友,还发送了入群红包,并寄送了字画等小礼物。入群后,“茗哥”继续在群中分享自己的成功故事,时不时还会邀请“合作伙伴”“著名专家学者”等进群授课或交流,分享和“茗哥”合作的成功经历。

此时,李女士对“茗哥”的身份已深信不疑。因此,当“茗哥”提出近期茶叶厂要扩招经销商、只要投资加入团队就能稳赚不赔时,李女士向他转账5万元,获得了所谓的“独家经销权”。“茗哥”发送了一张“经销商授权书”,寄来了第一批茶叶货物,随后便消失了。李女士发现,这批茶叶的品质与“茗哥”声称的“知名茶叶”相去甚远。

接到报案后,杨浦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于今年4月奔赴外省4地开展抓捕行动,成功抓获左某等犯罪嫌疑人31名。

经查,犯罪嫌疑人左某等人为获取非法利益,打造包装出茶叶厂老板“茗哥”的人设,在网络平台广撒网结识女性网友,以骗取钱财。在左某的指挥下,团队成员将各自负责的微信号都包装成“茗哥”。为了增强欺骗性、迷惑性,犯罪团伙还专门聘请了一名男子,以给茶叶厂拍摄宣传片为由,让对方饰演茶叶厂老板“茗哥”出镜,制作了大量“茗哥”的视频和图片素材。

目前,左某等15人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余某等16人被杨浦警方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套取授权购买黄金

传统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往往会让被害人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最近,上海警方发现,一种新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正悄然上演——犯罪分子要求被害人将钱款集中到其本人账户,随后套取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与相关授权,利用银行的网络商城购买实物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点。

今年5月17日下午,闵行公安分局接到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怀疑一名客户遭遇诈骗。原来,一天前,74岁市民王阿婆的账户在银行手机App的网络商城中购买了1120克实物黄金(约合人民币68万元),并以邮寄方式寄往广东某地。由于交易金额巨大且是异地收货,而这个收货地址又与外省市一笔交易的收货地址一致,存在疑点,于是银行工作人员在5月17日上午通过电话联系了王阿婆核实。

接到电话的王阿婆起初表示毫不知情,挂断电话后不久,却回拨银行表示“黄金确实是自己购买的”,前后矛盾的说法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担心。在邀请王阿婆到银行网点当面核实的同时,工作人员根据“平安联盟”警银劝阻机制的要求,向警方报了警。

在民警问及“收货人是谁”“谁购买了黄金”等关键性问题时,王阿婆始终神色紧张、语焉不详。据此,民警判断老人很可能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果断要求银行暂停这笔寄递业务,并通知老人及其家属一起到派出所作进一步核查。

深入交流后,民警得知,今年3月中旬,王阿婆接到了一通自称是湖南警方打来的Facetime通话,声称其涉嫌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并发来了有王阿婆照片、身份信息的“通缉令”。王阿婆被吓得六神无主,很快按照对方要求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并安装了相关银行的App。

之后,诈骗分子以所谓“调查”为由,让她把存款全部集中到其本人的银行账户中并交出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由此获得相关授权,以王阿婆的身份在银行网络商城购买黄金并寄递。

为了控制王阿婆,诈骗分子还要求她每日汇报生活情况和动向,始终保持视频通话,不得接听任何电话、回复任何信息。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