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奥克兰皇后街(水彩画) 对方撤回一条消息 学会拼尽全力爱 坐着高铁去香港 反穿衣男孩 活在吆喝声里的上海
第12版:夜光杯 2024-06-22

坐着高铁去香港

黄阿忠

香港回归后,我去过好几次,这次去香港是坐的是高铁,字母G打头的火车。

火车经过杭州、金华、南昌、赣州等地,到香港西九龙时已入夜,原本想看看港澳大桥的风景,然四处黑漆漆的,什么都不见,等到灯光敞亮时,香港到了。

时已近半夜,天是黑沉沉的,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感觉十分闷热潮湿。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世界金融、贸易中心,依然保持绅士的风度。隔海相望,九龙对面港岛的大楼,高高低低、宽宽窄窄在深灰色的云烟中忽隐忽现,若有若无,大厦的灯火倒影,把铜锣湾勾出了新的浪漫。灯光并不辉煌,却也星星点点守着沧海,望着桑田变幻,展示出另一种灿烂。

湾仔海边的紫荆广场上金色的紫荆花雕塑屹立,在雨中闪闪发亮,望海涛滚滚向远方。街道狭窄,小车在摩天大楼间穿行,时而边上是墙,时而又能见到海、时而车窗外都是广告招牌。我忽然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武打电影,街坊、铁轨、高楼、栏栅等镜头闪过,武打明星成龙从窗口窜出来,和警察大打出手,跳到汽车顶上……

入住的酒店在铜锣湾,名字接地气,叫如心大酒店。街上的马路有好多是立体的,一层层叠加、交错,连公共巴士也是双层的,沿山坡这一幢幢高楼重叠上去,那高低旮旯、转弯抹角都会被利用成空间。

我十分佩服这里的建筑设计师,在这弹丸之地一番神操作,真可谓惜“墨”如金。窗外能看见海,海是宽广的,海仿佛是香港的灵魂,那是一种容纳百川、那是一种睿智开放。

铜锣湾高士威道的香港中央图书馆,正在展出《港申荟萃——2024水墨联展》,这是香港和上海的一些书画家联合主办的展览,我也是为这事来香港的。水墨联展集中了沪港两地画家的精品力作,为当地的美术界带来了活力。在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笔会、沙龙等一系列交流和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有许多优秀画家移居香港,特别是画油画、水墨、水彩的。我有一个志趣相投的画家,最早到的就是香港,住的地方是铜锣湾,这也是我第一个记住的香港地名,我们有许多信件来往,也托人带给他我的画作,参加香港的展览。

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频繁,和上海的互通来往举不胜举。

前些年上海美术作品到香港展出,声势浩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次,上海画家一行二十余人,在会展中心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笔会活动,加深了和香港美术界的联系。我们乘坐游轮观赏维多利亚港湾的美景,海面的倒影、在山上层层叠叠的万家灯火,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