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上海大模型生态服务站落户杨浦 “台独”顽固分子必被一追到底 绿豆汤 申城雨下个“梅”完 今起又有“暴力梅” 体验营免费招募中! 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  当严则严
第5版:综合新闻/专题 2024-06-22

申城雨下个“梅”完 今起又有“暴力梅”

本报讯(记者 马丹)申城入梅后,雨就一直下个“梅”完。昨天,上海“暴力梅”威力尽显,还触发今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今天上午,雨时下时停,今天夜里,本市又要“风生水起”,大到暴雨“重返”。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今天傍晚开始的这波雨水,主要降水时段会出现在22日傍晚到夜间和23日下午到夜间,累积雨量将达到大到暴雨,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过程雨量可达50至70毫米,局部地区有90至120毫米,小时最大雨强预计有40至60毫米。不过,这场雨下得不太均匀,西部地区(青浦、松江、闵行)的雨势会比其余地区更强一些。

梅雨才刚开始,就已让人十分困扰,但上海市气候中心预测,今年上海的梅雨期可能还不短,出梅很可能较常年偏晚,梅雨量多于常年的可能性较大。未来十天,梅雨带仍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申城的降水“梅”完“梅”了,今夜这场雨之后的下一波强降水已“预订”成功,即将出现在24日到26日。

最近几年,上海的梅雨季都“梅”味不够,要么高温多、要么雨水少。但是,今年的入梅却颇为典型,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入梅。上海市气候中心专家表示,今年上海的入梅形势总体较为典型,与长江中下游区域梅雨影响基本一致,也就是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并携带大量暖湿空气至长江中下游,与此同时,亚洲中高纬环流呈现贝加尔湖单阻型,冷空气沿阻塞高压南侧低压槽南下到达长江中下游,冷暖空气交汇造成入梅,还带来了强降水。

自上海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上海入、出梅时间在年代际波动中有明显的推迟趋势。和历史早期的梅雨相比较,近代上海梅雨呈现出一些“非典型”特征:连阴雨程度减弱;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弱降水现象减少,强降水也就是“暴力梅”增多了,而且降水的极端性增强了。除此之外,申城的梅雨量有略微增加的趋势。“这些特征都与气候变暖和海洋的年代际变率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相联系。”

今年的梅雨季开局就是“暴力梅”,不仅上海遭到暴雨“袭击”,多地雨量也破了纪录。比如,19日20时到20日20时,我国最强降雨出现在安徽南部屯溪、休宁等地,当地均出现观测史上首个特大暴雨。不仅如此,未来梅雨区的强降水仍然较多,强降雨落区的“摇摆”还将继续,未来10天,我国主雨带将以长江中下游为中轴,经历“先南落、后北抬”的过程。雨带摇摆过程中,核心区域仍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雨甚至大暴雨天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