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同学烘焙师》在1月15日“夜光杯”刊出后,儿子一下出名了,同学随即送了他一个高赞的雅号:徐大师。
关于这个雅号,我并未在意,只当是孩子们一时兴起。直到有一天,我在校门口的书店里见到了儿子的3名同班同学,其中有两位竟然异口同声地说,这不是徐大师的爸爸吗?叔叔好啊!
我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有些激动地意识到,徐大师确实已深入人心,成了儿子的代名词。又想起3个月前,儿子的数学老师来家访,走时笑着对我说,现在同学们都称他为徐大师了,改天让他也做点给我们老师尝一尝啊。
那篇文章见报后,儿子更来劲了,觉得先前的烘焙烤箱小了,果断动用自己的压岁钱,从网上买了一个大的,又积极从盒马鲜生补货,买回不少诸如低筋面粉、黄油、泡打粉等原料,他得继续做下去。
临近毕业时,儿子说,他要给班上的每位同学做个牛奶小面包,也不枉他们一直叫自己徐大师。我和爱人欣然同意,40多个牛奶小面包,用的都是好原料,儿子分两天才做好,然后一个个地装好,送到同学们的手中,又赢得了好评,回来开心得很。
我看在眼里,欣慰在心中。儿子不一定是班上学习最优秀的、表现最好的,但一定是给同学们留下记忆最深刻的,他心善、友好、大方,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而“徐大师”,是相处6年的同学们送给他的称号,我理解是一种纯洁的赞美和好感。在儿子的小学毕业典礼上,我有幸作为家长代表上台发言,我拿《同学烘焙师》作为引子,说,“双减”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家长愿意积极配合、真心实意地给孩子减负,允许、支持他们做些跟提高学业成绩无关,但却能让他们开心、有成就感、被认同的事。
我想,无论儿子将来如何成长,他一定都会记得“夜光杯”上的《同学烘焙师》,那是他童年美好的记忆和见证,他也一定会记得自己曾有一个高赞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