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春色四时常在目(扇面) 碾转 工匠精神 飙舞 挽歌与解脱 《党章》照心田 爱草莓还是杨梅?
第13版:夜光杯 2024-07-12

挽歌与解脱

赵松

在《千里江山图》里,地下组织成员兼作家的凌汶之死,是个谜。

在最后时刻,她道破了易君年的谎言。她应该知道,当时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而只要不去说破,就能规避危险,但她还说了。她为什么非如此不可呢?而按照此前情节发展,杀掉她,并非易君年的必然选项。

写凌汶之死的《趟栊门》长达21页,是全书三十七章(算上后面那封信和两份附录材料)里的篇幅之最。按顺序,它是第二十章,刚好位居全书的中心。作者孙甘露把这最长一章留给作家凌汶,意味深长。在书中先后牺牲的十三位烈士里,凌汶的戏份并不重——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开篇不久与同志们被捕后冒失地托人带信出去,就是她对已牺牲的丈夫龙冬那深切的爱与忧伤。她的地下工作经验不多,但勇敢且信念坚定。她的作品写得怎样,书中并无提及,但令她的上级易君年诧异的,是她那不寻常的直觉,这是成为好作家的基本特质。表面上看,《趟栊门》这章的行文依旧淡然凝练,但节奏上其实已明显缓慢许多,气氛也暧昧低沉了许多。凭着直觉,凌汶在获悉龙冬可能还活着之后,通过刊载国民党抓捕广州中共地下组织新闻的那份报纸,找到了龙冬最后出现的那个地方。

在跟易君年找到那幢房子的过程中,她的思维是散漫的。直到眼前场景跟易君年给她看过的那张旨在证明其身份的照片印象重合,她才忽然意识到易君年见过龙冬,而此前他说的一切皆是谎言。如果她是成熟的地下工作者,她就不会说破。然而她说了。“她在等他解释,但他领着她下楼。她每下一阶楼梯,就感觉自己又朝黑暗的水底沉下一截。”在这充分延宕的一章里,对凌汶的死,作者只给了半行间接的文字:“他(易君年)想了一会儿,撕下一片门帘,擦了擦手上的血。”这个动作如此之轻,就像用针刺破迷雾中飘浮的气泡,可是那近乎窒息的感觉和彻底的黑暗已是瞬间笼罩了一切。作者的高明之处,即在于极擅长以轻写重、以淡写浓。只是轻淡几笔,在地下组织内成功潜伏多时的易君年那冷酷残忍的形象即已纤毫毕现。他杀害凌汶,当然与身份败露有关,但更深层的动因,可能还在于他心里清楚,凌汶是他永远都无法企及的。他必须毁灭她,给她最后的黑暗。

这是全书的至暗之章,作者却是用极尽简净的笔触慢慢写下的。在字里行间,在越来越浓重的黑暗里,凌汶就像一道不灭的微光。我猜,作者要写的不仅仅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如何怀着些微的希望一步步走向黑暗的终点,他还要写下一曲无声的挽歌,献给作家凌汶和她的那些同志——它会一直萦绕着这部小说,直到终局,直至永远,为了那些不朽的灵魂。

关于凌汶之死,还有一种可能,出自作者后来的解读:凌汶并非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黑暗存在,而她之所以执意前行,走向那里,去直面真相,也许是因为她想获得彻底的解脱?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