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兰
大学毕业没多久,我就去了杂志社上班,杂志社位于嵩山路101号“萝邨”的弄堂里。兰亭的门牌号是嵩山路107号,就是我们弄堂口的左手边,两三步路的距离。这是一家两开面的,又小又旧,总共才6张桌子的本帮菜馆。
2006年的时候,大众点评还没有兴起,米其林的概念也没有,兰亭靠口口相传已经很火了。听老一辈同事说,它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每到饭点的时候,这里永远满座。不仅是店里那6张桌子满座,店外人行道上的塑料凳也是满座。因为店堂实在太小,老板不让等位的人进去,所以不管严寒酷暑,大家都只能围坐在人行道上等位。这就形成了一种“火”的景象,其中还不乏许多在附近上班的白领,他们穿着笔挺的职业套装,很有风情。
菜单是一张塑封的A4纸,正面炒菜,反面是汤和饮料。菜基本上是上海姆妈们平常会烧的那些。鸡骨酱是招牌菜,可以说是浓油赤酱的集大成者,美味无比,几乎每张桌子的客人都会点。还有干煎带鱼、椒盐排条、面拖小黄鱼、荠菜豆腐羹……这些也是上海小囡最喜欢吃的家常菜,极受欢迎。每次上来都热气腾腾的,吃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一不小心就会烫着“天花板”。说来也奇怪,兰亭十几年只做传统菜,完全没有创新,却让大家趋之若鹜。
口口相传的好跟现在“网红打卡”不一样,没什么摆拍和滤镜,好就是好,挺正宗的。有朋友来杂志社找我玩,问晚饭想吃什么?回答都是“兰亭”。我豪迈地说,走,我请。然后立刻站起来收拾包裹,一分钟也不敢耽搁,冲出去就排队。
说起排队,又得说说兰亭的老板。这位爷叔算是兰亭的另一个传奇。每天,他都在门口站着,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头势清爽。你走过去排队,他就告诉你,前面有几桌人,大概要等多久。谁后面是谁,他都门清。快要轮到你的时候,老板就给你递菜单,让你先点菜,保证坐进店里的那一刻就有菜端上来。如果是第一次来的客人,老板会按照人数来推荐,绝不会多也不会贵,人均消费在30元至50元,这在高消费的淮海路地段非常亲民。
还有一些奇葩的规定,比如轮到你的号,而你的朋友还没有到,对不起,不能进去。爷叔有规定,只有人到齐了才能进去吃饭。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发现菜不够,对不起,不能再加菜了,因为厨师太忙。后期网络支付火起来,大家都习惯掏手机付钱,但是爷叔不愿意,大门玻璃上贴着手写的四个大字:只收现金。
这么没有服务意识的小饭馆,火了几十年,还多次登上“米其林必比登”的推荐榜,真可以算是传奇。而在“萝邨”弄堂上班的日子,因为有“兰亭”,让我找到优越感。
2018年,因为拆迁,杂志社和兰亭相继搬离嵩山路。我和老公去过几次兰亭的新饭店,爷叔不在,换成了他的女儿女婿。饭店越来越正规化管理,可惜服务员都是新来的,有时我想怀旧套近乎,他们却一问三不知。以前嵩山路上的兰亭有种到姆妈家吃饭的感觉,如今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