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书展开幕,人潮汹涌,书香满城。南京西路上,与上海书展主展区一路之隔的上海商城一楼展览广场上有一爿亮眼的新天地——“国际艺术图书专题展示区”。
展示区面积大约200平方米,着实不算大,但稍稍一逛,便惊喜连连。从大众耳熟能详的达·芬奇、伦勃朗、卡拉瓦乔、克林姆特、达利、里希特等艺术大师的精装本作品集,到将小众艺术带入大众视野为出版主旨的塔森出版社(Taschen)“基础艺术”系列,再到超百种难得一见的海外博物馆、美术馆精美馆藏图录等,不夸张地说,展示区里的1060种与“美”有关的书籍,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是一场饕餮盛宴。
更有意思的是,现场除了图书展区,还有文创展区,集中呈现60多款国潮风文创产品。取材自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品纸本彩绘《三山五园外三营地理图》的纸雕灯、故宫博物院藏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衍生而来的文具套装、设计灵感源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唐代“月宫铜镜”……与毗邻展柜的进口艺术图书形成了有趣的“对话”,“国际范”与“国潮风”在这里交流互鉴,交相辉映。
其实,这一方小小天地,既是上海书展首次将进口艺术图书大规模集中展示,也是2024上海书展“1+1+X+N”创新办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1月,借助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以及优质的国际文物艺术行业资源网络,首届国际艺术书展实现了一次“艺术”跨界“出版”的创新实验,成功搭建海外艺术类出版社与国内文博机构、艺术类出版社交流沟通的平台,助推上海打造辐射亚太的“枢纽书架”。首届国际艺术书展不仅汇聚了来自5个国家、14个城市的35家境内外参展商,展示了166个出版品牌的几千册艺术图书与展览图录,更联合展商发布了“博物馆国际传播计划”,旨在推动博物馆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与交流,为艺术图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新机遇。据了解,继这个8月的“国际艺术图书专题展示区”后,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书展也即将于11月拉开帷幕。此次书展将从自贸区腾挪到上海中心大厦举办,力求打造成具有艺术性、专业性、国际性的艺术出版行业风向标。 孙佳音